第一,建议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大落地力度,财政支出与减税降费并举,尤其应减轻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负担。财政支出预算应加大结构性调整,新增部分应主要投向“促转型”、“调结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发挥财政补贴对消费的杠杆效应,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增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安排赤字资金,加快财政预算支出进度,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房地产政策应从扩需求和促投资两方面同时发力。
在需求端,继续解除三四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现有的不必要的限制,减轻购房者负担,促进合理购房需求顺利释放。非限购城市应加大去库存力度,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来刺激需求入市,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在供给端,应加大重点城市的土地供应,优化住房用地结构,减少囤地现象。
积极推动对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努力增加土地供应,以改善这些城市供应吃紧的状况,有效抑制地王、标王现象,防止房价上涨过快。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的地方政府可通过收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房,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商品房库存,也可以解决保障房房源问题。未来房地产政策应顺应市场变化,形成差异化和多元化格局,因城施策,及时应对。
第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去产能进程,稳定市场预期。
当前政策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加以平衡,需求侧的稳增长政策着眼于短期经济增长,而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更多地作用于中长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工作,应在不严重影响短期经济增长、就业市惩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稳健推进。
第四,兼顾降杠杆、控泡沫和稳汇率多重目标,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鉴于今年国内外环境仍将复杂,国内信贷增长有提速迹象,市场利率水平低位运行以及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宽裕的现状,建议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应加强窗口指导,合理定向调控,保持信贷增速处在合理水平。
在实体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尚未彻底改观前,保持一定杠杆是必要的。但信贷增速需要控制,不宜让杠杆率恢复较快增长。
第五,审慎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和汇率机制改革。
为未来能更加有效地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除了有效推进宏观审慎管理外,建议有针对性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吸取近年来市场大幅震荡的教训,从顶层管理入手,建立管理决策机制。但在目前国际环境和国内状况下,进一步开放资本和金融账户风险较大,因此,宏观上应审慎,微观上应稳剑
在当前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建议合理稳妥地设计资本和金融账户基本开放的步骤和路径,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策略。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可能并不是大力推进汇率市朝改革的较好时机,可待内外部条件改善时,再适时加快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进一步推进时,应确保并加强市场干预能力,以有效应对市场动荡。
- 法国距离欧洲金融中心还有多远
- 里约奥运会能给巴西经济带来什么?
- 砍断伸向“象牙塔”的金融黑手
- 海通姜超:为啥商品和债市齐涨?要多留一份心眼
- 经济预期再遇悲观
- 中国货币网: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将会保持基
- 评:弱平衡格局促财政政策下半年将提升力度
- 评论:突围L型经济扔需财政政策发力
- 全球风险冲击将考验中国预期管理能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