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家电优势不再
不久前,索尼公司公布了熊本地震对营业利润带来的消极影响:下调了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约450亿日元的营业利润预期,以及部件业务约600亿日元的预期。索尼中国总裁高桥洋在6月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上损失主要缘于供应不足带来的销售机会丧失,并希望在供应恢复之后能够尽量追回。
独立IT、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索尼公司在电子消费领域业绩并不出色,即使没有熊本地震的重创,索尼的整体业绩依然不够理想。
从索尼公司2013、2014、2015连续三个财年的年报可以看出,移动通讯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家庭娱乐及音频服务占据营业利润的主要份额。索尼核心的彩电业务包含在家庭娱乐及音频服务当中。
“索尼的电视和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下降,相对来说,设备部件和游戏产品都是小行业,真正能够影响索尼发展的,还是电视和手机业务”,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索尼的手机业务与苹果、创维15%的市场占有率,索尼落后了许多。
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连四清认为,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在中国家电企业奋起追赶的过程中,日本家电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日系家电的集体衰落
日本家电业的辉煌已经过去了,梁振鹏指出,日系家电退出电子消费产品领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二是日企本身跟不上市场节奏,决策链条较长,三是在彩电、手机领域,日企不擅长软件、硬件、内容、应用的一体融合,四是不重视软件内容,在向智能化转型和网络化转型中全面落后了。
索尼面临的境遇实际上是老牌日本家电企业的一个缩影,受制造成本高、资源急需进口等方面的影响,传统家电制造业的利润在迅速降低,“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对传统家电的兴趣不大,这不仅在于传统家电技术含量低,并且作为成熟产业的利润亦十分微薄,转型到更先进的蓝海符合其产业资本逐利的立场。”连四清表示。
目前,大部分的老牌日本企业正在向技术前端、材料前端、未来应用市场前端及内容应用前端转型。连四清认为,未来先进技术及全球生态体系已经基本被美国科技巨头垄断,规模化产业也受到日渐成熟的中国产业配套和更成熟的韩国产业配套所阻击,以索尼为代表的传统日本企业的转型之路荆棘丛生。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江涛表示,日本企业擅长生产精益化与精细化管理,但日本从上到下普遍缺少战略视野和创新精神,这也是日企优势背后的一个天然缺陷。
相对于日企在家电领域的集体衰落,中国企业则开始了对其的收购热潮,如美的收购东芝、海信收购夏普等。尽管如此,为获得日企家电品牌而进行收购并非长久之计。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家电企业目前所做的仅是承接产业转移,未来应在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品牌培育、产品营销以及渠道建设等诸多方面,逐步引领世界家电领域的潮流。
- 董明珠还能再用三年再造一个格力吗
- 魅族转投智能家居转型前景难料 未来盈利能力待估
- 1000家店和1个互联网平台 红星美凯龙企业实
- 国美首发卡萨帝新品 新型门店将助力消费体验升级
- 构建节能产业生态圈 长虹的绿色发展领跑家电行业
- 海尔整合通用电气家电完成交割 后者将继续保持独
- 冰箱温区随需要而变 长虹美菱CHiQ2代冰箱百
- 携手丹麦光热巨头 四季沐歌发力太阳能跨季节采暖
- 海四达企业爆炸原因尚未查明 安监部门曾要求整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