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近几年在中国热情高涨,从“都教授”到“国民老公宋仲基”,韩流掀起的旋风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化妆品到衣服鞋帽,从电视剧到食品饮料,各种韩国元素无不渗透在
中国都市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使用韩国手机,购买韩国汽车,去韩国旅游。其中,在2015年度中国汽车市场份额占有率中,韩国汽车就拥有7.94%的市场占有率,销量可观。
而另一方面,韩流席卷日本的时间比中国要早很多,而现在韩流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已经过了鼎盛时期,逐渐消退。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韩国品牌在日本大获成功,但很遗憾的是韩国汽车却迟迟未能赢得日本消费者的青睐,一直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韩国汽车看起来设计、工艺和性能都和日本汽车相差无几。但大多数日本人认为,韩国汽车不过是在模仿抄袭日本汽车的工艺,而且只学到皮毛,并未领悟其真髓。在那些世界级汽车舞台上,比如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历年排名中,就从没有看见过韩国车的名次,这就间接证明了韩国汽车在技术研发上还欠些火候。而且韩国汽车抄袭日本汽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都是外表看起来很像,但用户实际驾驶、乘坐的体验差距很大。
韩国汽车最大的优势只是价格,但过硬的技术才是更多日本消费者追求的品质。如果没有好的品质和性能,就算再便宜,日本人也不会盲目购买。他们宁愿选择一个二手的日本车,也不会选择购买一辆用户体验一般的韩国车。而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比较价格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因此韩国汽车会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
由此可见,韩国汽车在中日两国受到两重天待遇的最大原因,还是在于其技术性能是否达到消费者满意,价格又是否能让消费者接受。
- 快递三轮车国家标准征意见 配卫星定位终端
- 进口车市场持续疲态库存提升 豪华车销售遇冷
- 汽车智能化不断推进 无人驾驶产业盛宴将启
- 二手车政策松绑:万亿市场暗流涌动
- 辉腾下线折射国内豪车市场疲态
- 2015年仅两成汽车经销商盈利4S店与厂家矛盾
- 二手车万亿市场暗流涌动 政策松绑经销商进入
- 汽车经销商的救命稻草在哪里
- 马鞍山缆车晚上停运游客只能步行下山 退票遭拒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