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施子海29日在北京介绍,中国在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交通、医疗五大领域价格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仅天然气价格管理中的一项改革就减轻下游企业负担430亿元。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跌不休”,特别是国际油价异常大跌。施子海介绍,中国政府于2016年1月设置价格调控下限,即40美元的“地板价”,简化调价操作方式,并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这是分类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重要措施,支撑了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在天然气定价方面,中国于2015年11月将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7元,并将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供需双方可在基准门站价格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这一更具弹性的价格机制提高了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程度,“这一项改革减轻下游企业负担430亿元”,施子海说。
在电力方面,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正在提速完善。据介绍,今年1月1日中国再次实施煤电价格联动,一年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近300亿元。此外,水泥行业实行基于能耗的阶梯电价,促进节能减排;并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打破电网在买卖两端的“双重垄断”。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价格还有医疗服务。施子海介绍,目前官方正抓紧研究制定《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及时受理、高效办理,以鼓励研发创新、促进医疗新技术及时进入临床。
此外,交通运输方面,今年1月1日起,中国高铁动车组票价已交由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制定,并加强价格行为监管。目前,占铁路旅客运输量40%左右的票价已由运输企业自主定价。同时,官方在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推进民航运输价格和收费机制改革方面也出台了意见。
- 煤炭钢铁去产能任重道远 超五成上市公司预亏
- 银星能源股东补偿方式“变调” 补偿股份近2亿
- 中煤协:今年煤价有30元/吨的降价空间
- 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 光热发电迎扩张契机
- 发改委明确可再生能源发电有最高优先调度等级
- 高端瓶装水西藏5100何去何从:净利润连续两年
- 广东售电改革再破局 首次允许售电企业参与直接交
- 龙煤再次转让资产筹集资金 职工对此多有不舍
- 龙煤再次转让资产筹集资金 职工对此多有不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