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指出,我国在发酵产品方面具有量产优势。经过“十二五”期间的稳步发展,逐步形成味精、赖氨酸、柠檬酸、结晶葡萄糖、麦芽糖浆、果葡糖酸等大宗产品为主体,小品种氨基酸、功能糖醇、低聚糖、微生物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为补充的多种产品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为食品、医药、化工等相关行业提供了品质优良的原料。
白皮书还指出,通过引进优良菌株和先进设备,开展新型酶制剂开发,我国的酶制剂工业也取得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工业酶制剂产量达到116.57万吨,年产量增长保持在10%左右。
白皮书认为,尽管全球的工业酶制剂市场仍然被丹麦诺维信、美国杜邦和荷兰帝斯曼公司等垄断,我国酶制剂市场份额在全球所占比重较小。但随着我国一些新建酶制剂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我国酶制剂的产能和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已具“走出去”实力 炼化技术和装备或成国家新名
- 能源供应结构改变 低油价或将持续5到10年
- 成品油调价未达预期 专家称低油价将持续5-10
- 国内成品油调价或现五连停 市场进入消化库存阶段
- 广东抽查20条塑胶跑道 5样本存疑似吸入性风险
- 我国成全球第二大炼油国 2016年成品油供需将
- 防水涂料儿童家具等或将成国家监督抽查重点
- 报告显示:我国发酵产品年产值约3000亿元
- 二氧化碳与农作物残留物可转化为塑料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