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讨班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清洁空气创新中心联合主办,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深圳在蓝天、低碳和经济多赢案例的经验,并发布《蓝天、低碳和经济的多赢:深圳经验》报告,为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政策建议。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主任刘初汉介绍了深圳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历程和治理措施。他称,根据深圳经验,实现蓝天、低碳和经济发展的多赢,需要通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配合积极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以及综合管控固定源和移动源。此外,经过有效的政策引导,空气质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大幅改善是可以实现的。
刘初汉称,为加快空气质量的提升,深圳提出至2020年,力争大气各项污染物浓度全面达到世卫组织空气质量准则的第二阶段过渡目标值(PM2.5年均浓度达到25微克/立方米),为实现上述目标,基于现有研究,深圳市人居委在实现空气治理新目标的污染治理措施中,设置了8大领域的23项重点措施。包括机动车、港口船舶、非道路移动机械、挥发性有机物源、扬尘源、工业源、餐饮源,以及区域联防联控,全面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
据介绍,深圳市大气污染呈现显著的复合型污染特征,臭氧和细颗粒物是深圳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且臭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因此,细颗粒物和臭氧成为深圳市未来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等专家出席首期“创蓝”清洁空气媒体研讨班,为深圳市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点赞。
据了解,“创蓝”清洁空气媒体研讨班是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清洁空气创新中心联合推出的针对中国空气污染防治重要议题进行思想与深入交流的系列活动,今年将组织六期“创蓝”清洁空气媒体研讨班。
- 项目开工7年未建成 国电陕西转让水电资产
- 去产能路线图渐明晰 七省份化解煤炭产能总量超3
- 王阶:利用中医药发展医养结合 推进健康中国
- 抄底加拿大矿产和能源 或是好时机了重要的经济
- 我国明确没有水电规划的河流不得开展流域水电建设
- 需求下降等因素导致大型煤企业绩缩水
- 别让污染断了生物质发电的绿色路成监管盲区
- 发改委、能源局发特急文件化解火电行业风险
- 节能环保或成经济新支柱避不开的几个问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