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苹果的防御与进攻:iPhone SE压制3000元档

IT与通讯  2016-3-23 9:31:2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iPhoneSE究竟能给手机市场带来多大冲击?国产手机厂商比苹果更急求答案。

 

  iPhoneSE究竟能给手机市场带来多大冲击?国产手机厂商比苹果更急求答案。

  3月22日凌晨,苹果公司在加州总部举行春季新品发布会,发布了4英寸的iPhoneSE手机。这款手机具有iPhone5s的外观,性能基本达到iPhone6s水准。在iPhoneSE公布价格之后,国内前四大手机厂商中的三家企业——1华为、OPPO、vivo立刻开始针对iPhoneSE展开详细的竞品分析。面对苹果推出的新产品,这些手机厂商的企业内部讨论群里已经炸开了锅。

  与此同时,三家运营商也在3月22日早晨与苹果公司座谈,并开始筹备iPhoneSE的补贴、推广方案。虽然目前公开表态的中国厂商普遍唱衰iPhoneSE,但不可否认,这款苹果有史以来价格最低的手机已经开始酝酿风暴。
  
  4英寸屏的生命力


  这并非苹果首次尝试进入中高端市场。2013年9月的发布会上,苹果推出iPhone5C,但这款塑料壳的手机因为4000多元的售价而惨淡收场。

  相比于iPhone5C,SE显然更具诚意。“5S的外表、6S的心”,这款手机采用了5S的屏幕尺寸以及金属工艺,但配备了除3DTouch以外所有6S的性能,而3288元的售价更是引人关注。

  即便4英寸屏幕饱受质疑,但目前的市场数据可以证明,这个尺寸定位以及价格区间里,仍然存在大量的潜在用户。

  苹果CEO库克不久前公布过一个数据,在大屏成为主流需求的2015年,4英寸屏iPhone5S在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这款两年前的产品至今仍拥有非凡的生命力。2015年,苹果手机总销量2.259亿,iPhone5S占比13.2%。

  而在大屏横行的中国市场,iPhone5S的表现同样惊人。Gartner首席分析师吕俊宽告诉记者:“2015年,iPhone5S的销量占苹果中国销量的20%。”2015年,苹果中国区销量约5000万台,其中4英寸屏的iPhone5S贡献了1000万台的销量。相比之下,国产手机中单款销量破千万的产品售价均在500-800元之间。

  苹果4英寸屏在中国市场的占比,甚至还要高于全球,这几乎颠覆了行业里一贯的“中国大屏、欧美小屏”的认知。这足以说明,在面对中国厂商的竞争时,苹果的品牌溢价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屏幕差距。

  来自中国移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在网用户中,iPhone5S用户仍然高达2460万,iPhone6、6S用户则分别为4400万、1166万。按照惯例,高端手机用户在移动占比约70%左右,可以推断,目前国内iPhone5S用户约3500万。根据专业苹果分析机构AboveAvalon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使用4英寸屏幕的iOS用户数还高达1.7亿人。

  这部分人青睐iPhone5S的设计,但又因为硬件的局限始终没有升级最新的系统。对这些用户而言,iPhoneSE带来的硬件升级、系统优化具备换机的吸引力。

  “iPhoneSE可以满足这类用户的需求。”吕俊宽告诉记者,“从这些策略上也可以看出,iPhoneSE对苹果而言,是一个防御性产品,而非进攻性产品。除非,苹果再进一步降低价格,比如,2500元。”

  国产手机的新挑战

  2015年双十一期间,苹果与中国厂商一同促销。iPhone5S价格首次达到3000元以下,降至2800元。来自京东商城的数据显示,2015年双十一期间,2300元——300元的价格区间里,iPhone5S夺魁。其后,iPhone5S不断加大促销力度,渠道手中的iPhone5S以每天5-10元的价格下降,而苹果官网以旧换新的价格则已经跌至2000元以下。

  2800的iPhone5S,国产手机已经难以抗衡。3288的iPhoneSE也能够给国产厂商带来价格压制。

  2014年,国产手机刚刚突破2000-3000元档,2014年Q1,国产手机在这一价格区间占比只有28%,至于3000-4000元档,占比只有7.5%。

  到了2015年Q3、Q4,国产手机在2000-3000元区间占比达到88%,3000-4000元档占比也达到了77%。中高端市场的提升,一方面是因为国产手机在品质、体验、外观的全面提升抢占了三星、HTC等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而另一个隐藏因素也需要考虑,苹果始终没有认真考虑过4000元以下的市场。4000元以上,国产手机市占率只有1.8%,可以说尚未进入这一市场。

  如今,苹果已经具备了2000元档的iPhone5S、3000-4000元档的iPhoneSE,4000元以上则是目前正处于促销通道的iPhone6以及6S。苹果首次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价格档位区间里填满了产品。对于不断冲击高端的国产手机厂商而言,这并不是乐观的局面。

  一位针对iPhoneSE做竞品分析的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从来自全国几十个城市的数据分析,用2500元以上手机的用户更关注品牌。不可否认,这个区间往上,苹果的用户吸引力是最高的,用户不买的原因主要是价格太贵。”

  iPhoneSE填补了这段价格空白,华为、OPPO、vivo首当其冲将面临挑战。华为主打的Mate、P系列产品在3000元档热销;OPPO去年推出的R7系列产品在2500-3000元档位,在2015年卖出1500万台;而vivo主打的X5的成绩与OPPO接近。2016年,华为的Mate8以及即将发布的P9都将冲击3500以上的价格区间,而OPPO、vivo最新发布的旗舰产品也都瞄准了3300元的档位。iPhoneSE会成为华为、OPPO、vivo新的威胁,而随着iPhoneSE在生命周期内逐渐降价,国产厂商与苹果的交锋或许会愈演愈烈。

  而且,根据苹果公司此前公布的信息,2016年下半年,苹果在中国的体验店将从目前的24家增加至40家,苹果体验店将进一步覆盖二线城市。

  在国内市场,3000元以上的手机几乎全部通过线下渠道销售,而且线下渠道在二三线城市异常火爆。无论如何,苹果体验店在二线城市的布点,将进一步分流华为、OPPO、vivo的客流量。

  iPhoneSE必然会压制国产手机的上升空间。显然,25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光靠屏幕、规格并不足以撼动苹果的地位,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品牌建设。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yangtingting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