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407亿元,是电影市场的3.3倍,但同比增长22.9%,仅为电影市场的1/2。游戏产业放缓明显,有业内人士表示接近50%的游戏企业未来可能被淘汰。然而,5年前版权转让费仅为500万元的《古剑奇谭》日前被一个广州企业以1亿元价格买下,又令业内对即将来到的这场“硬战”充满信心。
资本减少投入游戏产业
2014年全球移动游戏收入规模为245亿美元,2015年达到301亿美元。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移动游戏产业年度高峰会”上发布的《2015全球移动游戏产业白皮书》显示,亚太地区仍是全球手游业产值最高的地区,中国2015年产业收入达65亿美元,超过收入60亿美元的美国和62亿美元的日本。然而,2015年进入全球iOS&GooglePlay发行商收入TOP10的12家发行商中,日本有5家,中国仅一家。
业内分析师表示,2015年移动游戏行业报告提出,国内CP团队从上半年的2.77万家锐减至1万余家。行业人士认为,未来还可能有50%的企业面临“关门大吉”危机。
“最近有至少30家游戏企业上新三板,这意味着之后就会开始‘并购大战’,行业的门槛将越来越高,很多人就会‘玩’不下去。”新动集团董事长陈运逴分析,在2013~2014年,资本大量投入到游戏产业中,而2015年资本投入的额度明显减少。
中国游戏产业仍将高速发展
尽管如此,游戏产业的前景依然被看好。据日前广电总局公布的2016年1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1月份21款国产游戏过审,其中移动游戏占比最重。“中国游戏产业的增速虽然放缓,但仍将维持高速的发展。”陈运逴预测,2016年将成为市场“新陈代谢”的阶段。
另外,2016年市场将更为细分,并将延续2015年大IP“高举高打”的特点。不过,他认为有实力的游戏企业不应该追逐IP,而是制造IP。
- 电影票房马太效应显著 4%影片捞走近70%票房
- 国内院线电影市场遭垄断 中小成本电影上网找出路
- 国内3D打印迎来两年考 行业瓶颈难攻克
- 保险“贺岁档”来袭 险企为何重视“开门红”
- 电影票“退改签”不讨好 购票平台上演权力游戏
- 互联网新闻行业将面临大洗牌
- 移动游戏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新生态圈”
- 中国影业龙头雄心勃勃布局海外市场
- 电影局出招严打偷票房 院线方将承担连带责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