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芳表示,假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但基于一个社会常识是,假货源于线下,与商业模式本身无关,互联网并不产生任何一件假货,互联网企业本身也并无打击假货的执法权,“假货问题”在中国是所有电商平台均须面对的。
郑俊芳表示,面对假货的根治,阿里巴巴尝试两手抓——一方面是“堵”,坚决打击假货,不仅网上清除,更从网络大数据去发现假货源头,并把这种能力输出给社会,推动进行线下打击源头治理。另一方面是“疏”,推动中国质造这样的原创产业。如果今天商家产品有质量但没有品牌,阿里会提供足够的流量扶持商家自建品牌,但决不允许商家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虽然阿里巴巴做了上述探索和努力,但打击假货犯罪还得依靠执法机关。郑俊芳披露,以2015年4月-9月为例,不含日常散碎线索,仅售假团伙线索,阿里巴巴已向执法机关推送717条,获各地执法部门立案的为330条,破获的案件为279起。其间,阿里巴巴协助警方捣毁制假、仓储、售假窝点6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15人。
- 陕西五年来对外贸易年均增长超20%以上
- 俄罗斯人12月份在我国网店购货量同比增近50倍
- 河南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拟申建河南自贸区
- 中国网购力居全球第一 消费拉动约六成GDP
- 顺丰承认摆乌龙称:进口洗发水等关税提至50%系
- 阿里打假负责人喊话京东称:我们并不回避"假货"
- 亚马逊公布假日季销售数据,是否喜忧参半?
- 阿里与京东别吵了 质检总局将拉你们一起打假
- 质检总局与阿里京东合作齐推产品质量查询平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