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3日晚间,IMF总裁拉加德表示,IMF工作人员认为人民币满足了“可广泛使用”货币的要求,因而应该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加入SDR货币篮子的第五种货币。拉加德表示,她本人也支持这一结论。她透露,IMF执行董事会将在11月30日开会,讨论是否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之中。
央行有关负责人拉加德的表态进行了回应。这位负责人表示,中方希望各方支持人民币加入SDR。中方期待并尊重11月30日执董会讨论的结果。今后中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稳步推动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
如果将人民币纳入SDR比喻为投篮的话,我国今年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人民币“入篮”做好铺垫。
第一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改革。8月11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之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短期大幅波动。对此,央行新闻发言人称,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动是正常的,不仅是中间价市场化程度提高的体现,也是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决定性作用的反映。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改革使得中间价的形成更加市场化。同时央行采取措施干预离岸人民币市场,缩小两岸价差,这使得人民币汇率可以很好的用于对冲在案风险敞口。
第二步,资本账户放开稳步实施。10月底,央行正式发布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提出,计划在自贸区内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研究合格境内个人境外投资试点的细则和操作方案。
第三步,人民币纳入SDR必备的国债品种推出。10月9日,财政部披露,根据国债管理、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需要,按照国债余额管理制度有关规定,财政部计划从2015年四季度起,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
在现行SDR篮子中的四种货币都有3个月期国债品种,人民币要想“入篮”也要补上这个空位。人民币3个月期国债的发行,为人民币“入篮”SDR创造了条件。
第四步,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在距离拉加德表态12天之后的11月25日,央行宣布首批7家境外央行类机构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完成备案,正式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央行评价为“这有利于稳步推动中国外汇市场对外开放。”这项改革措施解决了人民币交易和利率风险对冲工具较少的问题。
随着7家境外央行类机构获准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纳入SDR就已经“起跳”,只待IMF11月30日“吹哨”即可宣布“入篮”。此后,中国外汇市场开放就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就会加快形成。
- 国资划转社保存技术难题 量大时间紧迫比例难定
- 监管机构将对有色金属市场“恶意”做空进行调查
- 国君称明年A股高至4500点 其大宗商品配置现
- 监管层关注债市高杠杆 中证登启动质押券新机制
- 苹果支付或将进入中国? 银行业目前未确认此传闻
- 国务院任命杨国中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 7家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
- 中国境内发行规模最大的可交换公司债券在沪上市
- 金融时报:设立国家住房银行还要迈过几道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