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司度”可谓大有来头。2015年7月,沪深交易所对一批存在重大异常交易行为的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当时,由海外对冲基金巨头Citadel实际控制的“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账户作为唯一被限制交易的外资账户受到广泛关注。
三家券商披露的公告,则还原了海外对冲基金在2015年通过融资融券做空A股的具体路径。
海通证券公告披露,2015年1月,上海司度开始与海通证券接触,介绍上海司度已经在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希望能在海通证券开立信用账户,申请10亿-20亿元的融券额度进行日内回转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月,沪指尚在3000点附近,两市日成交在万亿元左右,牛市氛围在逐渐升温过程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机构已在中信证券、国信证券之外谋求第三处做空阵地,且开口就是超过10亿元做空额度。
国信证券公告则披露,上海司度当时使用了高频交易手段进行做空。公告披露,2015年1月19日,上海司度在国信证券开立“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普通和信用证券账户从事融券交易。上海司度高频交易系统直接接入国信证券柜台系统下单。
三家证券公司受罚的直接原因,都是违反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中“对未按照要求提供有关情况、在本公司及与本公司具有控制关系的其他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交易的时间连续计算不足半年……证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资、融券”的规定。
作为一家正常经营的专业投资机构,在正常交易半年后合规开设融资融券账户并非难事,而上海司度却冒险引诱券商违规也要突然行动,所为哪般?
国信证券公告显示,2015年1月19日,上海司度与国信期货、国信证券作为托管人签订了国信期货——易融系列海外1号资产管理计划合同。2015年1月27日,国信证券为上海司度实际控制的资产管理计划开立了证券账户;同日,国信证券与国信期货就账户签订《融资融券业务合同》;次月即为其开立了信用证券账户,致使上海司度得以开展大规模的融券交易。
海通证券则是在2015年1月与上海司度首次接触后,在4个月后为其办妥了信用账户及相关事宜,允许上海司度外部接入系统直接连通海通证券交易。
而在上海司度最先相中的主阵地中信证券,2011年2月23日,上海司度就在中信证券开立普通证券账户,一直未从事证券交易。中信证券在司度从事证券交易时间连续计算不足半年的情况下,为司度提供融资融券服务,于2012年3月12日为其开立了信用证券账户,同样违反相关规定。
三家券商都为违规行为付出了代价。公告显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都被罚没为上海司度提供融券服务取得的所有业务收入,并被处5倍左右罚款。其中,中信证券被没收违法所得6166万元,并处3.08亿元罚款;国信证券被被没收违法所得2088.67万元,并处1.04亿元罚款;海通证券被没收违法所得51万元,并处罚款255万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