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组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90%的受调查者认为,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院士指出,我国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向日益增加,工程设计和实践教育严重缺失,这一状况亟待加以扭转。
钱锋建议,政府要完善政策,明确工科教师入职条件;特别要改革工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在职称晋升与考核评价体系中,应该实行理工分类评价,对于工科教师不可单纯以论文论高低,更要关注工科教师的科技创新、专利成果在技术转化中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因素。
此外,一些代表、委员指出,目前校企合作从理论上讲是双赢,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诸如师生工程实践的精力和时间、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企业的回报等问题,因而,校企合作名不副实的现象较为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李斌表示:“工科大学生培养往往是从课堂到办公室,浮在表面,学生缺乏充分的动手和体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