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船舶市场继续深度调整,全球新船成交量同比大幅下降67%,年末全球船企手持订单较2015年底下滑25%。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为353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6%;承接新船订单量为21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6%;截至2016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996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9%。
造船业的低迷令企业举步维艰。根据手持订单交船日期统计分析,2017年计划完工交付新船13927万载重吨。但据著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预测,2017年全球造船完工交付只有8970万载重吨,这意味着将有约36%的订单会被延期或撤单。
船企接单愈加艰难,多数船企处于一单难求的状态。据统计,2016年我国共有59%的企业没有承接到新船订单,中小船企的倒闭潮已蔓延至大型骨干造船企业。江苏熔盛、舜天船舶、南通明德、浙江正和、浙江造船等我国骨干中大型船企深受影响,生产经营几乎停滞,有的甚至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在此背景下,业界担心,像Navig8集团这种订单模式,船东只需支付少量预付款,让船厂承担所有风险,这种对船东具有吸引力的“低风险”条款会令订单激增,使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加剧,我国造船业产能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表示,全球新船需求总量在持续减少,即使能保持年均1亿载重吨左右的需求量,相对现有的6500万载重吨造船产能来说也是偏多的。
上海航运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复苏基础依然薄弱,运输需求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而克拉克森统计的订单情况显示,今年全球新船交付量约为168.6万TEU(标准集装箱)。如果这些运力全部如期交付,截至年底,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将达到2167.0万TEU,同比增长8.4%,增幅较去年扩张7.2个百分点。加上去年过剩运力的存量较大,预计市场供需失衡的总体局面很难有根本改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