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全渠道成标配 传统零售商转型
2014-7-1 18:00:4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营低潮期后,零售行业的变革路径自2014年已逐渐清晰——在业界看来,零售行业将先破后立,这轮变革有望给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渠道概念兴起
年港口物流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去年,O2O概念一下子搅沸了整个零售界,且不说这是否为那些积极参与其间的商家带来了实际效益,单是这波概念就让这些企业着实火了一把,股价的大涨即是最好的证据。不过,今年以来,这样的形势已有些许变化,与消费者真正实现对接的“全渠道”概念又成为了另一焦点。
百货行业龙头大商股份就在2013年年报中指出,2014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影响零售业的不利因素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电子商务的崛起与刺激将推进大型实体零售商向全渠道零售商转型。
此外,步步高董事长王填此前也公开指出,步步高集团未来要像万达集团一样,做真正意义上的全业态、全渠道运营商。去年末,步步高上线了电商平台,在其看来,在构建O2O闭环时,步步高全业态布局下的消费场景将成为自己的优势。
对于零售业的O2O模式,事实上争议一直存在,甚至有观点直指这样的模式实则是伪命题,企业多是借概念进行炒作。比如,上海海鼎信息副总经理邱浩就曾公开指出,多数企业家明白O2O是一个伪命题,零售企业要做的是顺势发展全渠道。在他看来,“中国炒热的O2O,其实在世界范围称之为全渠道管理。”
事实上,有很多企业已经深刻意识到,简单的“实体店+网购”绝对不是所谓的O2O,而全渠道零售模式才是零售企业需要的创新,也是实体店的出路。
不过有业界人士表示,构建“全渠道”知易行难,并非借助微信、微店等工具就能实现。企业需具备六个核心能力:销售点、商品、促销、支付、会员以及配送,与此同时,成本和人才也是重要因素。
IBM大中华区零售方案总监林守常此前在某论坛上公开表示,全渠道需要定位三个方面:建立数字化基础、建立一个新的顾客互动模式、传递全渠道品牌体验。“全渠道一定要从客户落实,不能只看技术。”
此外,尽管零售商们在线上线下联动的理解上已经有了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全渠道”不是零售业终极取胜之道。全渠道的真正目的是尊重顾客习惯,顺应进化趋势,在成本可控范围内持续优化商品与服务,进而实现顾客满意和销售增长。
电商寻落地
对便利店来说,合作更大的意义在于全渠道模式创新。不过,在业界人士看来,这种合作对京东更为有利,因与便利店合作可以使京东展开线下平台业务,并可实现难度较高的商超品类管理。更有观点指出,这样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京东的信息系统优势,在整合大量实体网点后,京东未来可能将其打造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今年4月份,1号店也宣布了与山西美特好正式达成战略合作,美特好将在1号店开设网上旗舰店,同时开放其所有线下门店进行营销推广和末端配送。有分析指出,通过此次合作,1号店可以借此整合线下资源,优化供应链环节。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属于电子商务的时代,那为何这些知名电商要反其道而行之,开始铺设实体渠道呢?
在业界看来,阿里入股银泰模式主要是为了线下导流,而无论是“京东+京久便利店”还是“1号店+美特好”,都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合作,整合供应链和优势资源,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即便做法比较特殊的顺丰,其嘿店模式虽然与一般的线上线下互动模式不同,但其实质则是虚拟店的实体化。模式的核心就是体验,通过客户体验把客流从线下引到线上。据悉,5月18日,顺丰速运首批518家“嘿客”便利店开张迎客。除青海、西藏以外,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覆盖。
一直以来,体验都是实体零售商抵御电商的制胜法宝。在诸多产业中,电子商务虽然足够快捷、便利,但是脱离了实体店铺,在某些并非标准化的产品上,消费者往往被产品是否符合预期等问题困扰,而实体店的可体验特性则可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 工程机械行业可借中西部铁路建设机遇求发展
- 我国农机产业转型升级应当坚持中国特色
- 我国轮胎企业应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 新移动支付市场创新需以风控为基础
- 互联网电视市场必须坚守可管可控
- 中国大豆应完善进口渠道 整合需求
- 卫浴企业长久电商之路:线上线下齐发力
- 木门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模式转型
- 我国将着力从四个方面提升进口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创业板下半年上涨目标大揭密
东莞日企社长否认侵华战争被员工围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