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彪:我国制造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
2018-8-17 13:17:23 来源:人民日报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本文相关报告 REPORTS | |
![]() | 2018-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16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将主题锁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革命”,第二次是“电气革命”,第三次是“信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由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和3... |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综观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大都经历了一个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过程。正是各国前后相继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所以,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这是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和基本规律,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我国制造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既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发挥企业在价值链构建中的主体作用。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大型跨国企业或者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主导形成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以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向全球供应商发出巨额采购订单;或者依靠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主导形成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大多数是金融类企业,制造类企业很少。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应该看到,在振兴实体经济和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中国市场正在给全球企业和人才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完全可以依托本国市场的庞大需求,推动构建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也可以面向国际市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推动构建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努力打通瓶颈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一些拥有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特殊材料的中间投入品供应商虽然不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发生联系,但因掌握行业的关键知识和技术,享有其他企业无法替代的优势地位,在相关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具有这类性质和能力的供应商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目前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隐形冠军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中国虽然有很多产业规模做到了世界前茅,但这些产业往往大而不强,还存在一些瓶颈部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应向上延伸产业链,专注于链上的技术知识密集环节,把技术和工艺层层往上做专、做精、做强、做大。这也说明,我们不能根据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去扬长避短,放弃对价值链上游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环节的追赶,而应以动态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扬长补短,努力打通瓶颈部门。这显然需要充分发挥民间、市场和中小企业的作用。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目前,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依靠大规模、低成本、低价格进入市场。但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经验和生产能力积累,一些代工企业已走过进口零部件的装配生产阶段,处于大规模整机生产能力提升阶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有的还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这说明,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转型升级的条件和基础,应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工具,推动服务向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群体,及时获得客户反馈,优化服务内容,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建设开放包容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符合制造业服务化的大方向,是加快制造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优化产业组织基础。在这方面,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一是高度重视化解过剩产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完善法治、加强规则建设,通过提高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能优化调整。二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产业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便会形成具有领先企业、专业化分工系统和协作网络、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以集合形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其竞争与合作形态也由公司总部之间、代工厂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渐演变为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集群与集群之间、集群与非集群之间以及本国集群与国外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集群竞争与合作的结果,使得价值链获取业务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效率越来越高。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且要提高系统技术水平,特别是提高集群内部组织能力与战略协调能力。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高度。

- "苗圩: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2018年5月9日,由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18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并作主旨报告。苗圩指出,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三"...
- "智能制造改变纺织企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
"《中国制造2025》指出,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随着江苏大生、宁夏如意、山东华兴、魏桥集团、天虹纺织等国内知名纺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车间的建成,自动化纺"...
- "家电巨头与地产商频牵手 展开智能制造"
"对于中国家电产业而言,2017年是与众不同的一年,既是开拓进取的全新篇章,也是布满荆棘和困阻的砥砺之路。这一年里,中国家电板块在资本市场整体受到追捧,多支龙头股股价创历史新高。11月份,连续三个交易日里青岛海尔、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均接连创下"...
- "朱森第:智能制造是我们最终达到的目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在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表示:“智能活动是人类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如果没有智能活动,人类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难以想象。现在我们这个智能活动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可以设想若干年之后,制造系统"...
- "倪鹏飞:城市崛起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作者:倪鹏飞,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推动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和贫穷的乡村社会,发展为现代的制造大国和富裕的城"...
- "黄奇帆:关于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防范和去杠杆"
"6月23日,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主题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主要围绕宏观经济去杠杆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防范两个问题谈了他的看法。演讲中黄奇"...
- "连平:预期到未来中国金融将进一步开放"
"6月12日,由国际金融报社主办的“2018国际先锋金融机构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新时代中国金融扩大开放”这一话题作了主旨演讲。连平称,近年来,国家相继推"...
- "贺强:商业银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其中,强化对同业业务的监管,引导银行回归主业是《办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M2新增持续放缓,商业银行存款"...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