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写写我在马拉松现场的一个感悟。
西贝和肯德基的员工身穿自己的服装参加马拉松,不仅面向现场围观的和电视机前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展示了企业形象、品牌形象,还诠释了企业精神,磨炼了个人品质,促进了团队建设。这可是多方有利的大好事啊,按道理参赛的员工人数越多越好。
据我现场目测,当天西贝至少有数百名选手参加,仅被我拍到照片的就有将近100名。肯德基同样是赛事的赞助商,而我拍到的选手不足10名,实际参赛人数估计不到50人,也就是西贝的1/10吧。
从企业规模来看,肯德基全国有五千多家店,员工总数有几十万人。西贝还不到200家店,规模也就是肯德基的1/30。
肯德基的规模是西贝的30倍,但参加马拉松比赛人数却不足西北的1/10呢?为什么会产生300倍的差距呢?
我认为这恐怕与两者之间的体制差异有关系。
西贝走的是传统中餐的路线,员工多数都是全职的正式员工。肯德基是所谓的现代化的西式快餐,店铺员工大多数都不是全职正式员工,而是计时制的小时工。
由于用人体制的差异,西贝的员工大多过着军队一样的集体生活,老板一声令下,相信会有很多员工参加马拉松比赛。而肯德基的计时制员工都是临时雇佣的“游兵散勇”,甚至只是劳务公司派遣的,连直接的雇佣合同都没有,他们不会太听从公司的召唤而参加马拉松,即使计时付钱也不行。
过去几十年人们都以肯德基、麦当劳为榜样,说他们的计时用工的体制好,能够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把他们捧上了天。但是在关键时刻,西贝却可以利用“举国体制”,发动“人民战争”,从而释放出巨大的优势。
当然,这只是一场普通的马拉松比赛,如果说有一天需要企业员工扛枪上战场的时候,西贝的号召力恐怕要比肯德基还要强上百倍,绝对会完胜肯德基。
在中国餐饮业,过去的肯德基、麦当劳可谓神一样的存在。但最近他们正忙着“插草卖身”,已经成为中国投资者的“盘中小菜”,昔日的偶像已经走下神坛!
做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什么时候应该坚持自我,什么时候需要学习别人,要因时因地而变。透过西贝、肯德基员工参赛马拉松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传统中餐不能妄自菲薄,不要以为肯德基、麦当劳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存在即有合理之处,传统中餐已经存在数千年了,其中很多优点被忽略了!这很容易让人们丧失民族信心,盲目崇外。
- 加多宝陷停产裁员风波 公司回应称生产经营正常稳
- 蒙牛迎考:达能系卢敏放接手 业务条线复杂
- 黑牛食品涅槃未生:三次转型失败
- 健达巧克力被曝含致癌物 我国尚无矿物油限量规定
- 加多宝被曝工厂停产高管离职 公司否认称纯属无稽
- 第一届光明酸奶节暨莫斯利安国际酸奶文化节开幕
- 蒙牛突然换帅引业界猜测 孙伊萍辞职或与业绩有关
- 上市半年获证监会警示函 金徽酒私自分红事件引关
- 得利斯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海外收购一波三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