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国务院会议讨论事项众多,其中一部分涉及营改增,短短几句表述背后蕴含重要信号。
会议提出,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各行业实际税负总体下降,但由于多种原因,有些金融企业税负增加。随着改革深入,营改增减税效应将更大显现。
“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是很明显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说,2012年至2015年营改增累计减税6500亿元,今年减税5000亿元,减税效应很大。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通过营改增来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走出低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整体背景下的一个示范。
改革推进中,不时有企业反映税负增加,此次会议也提及有些金融业税负增加,并提出要适时完善配套措施,做好政策解读和纳税服务,引导企业用好增值税抵扣机制,确保金融业税负只减不增,稳定市场预期。
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下一步,一方面要继续细化配套政策兑现政府承诺,另一方面要理性看待短期税负变化,引导企业更好适应新税制。
今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为兑现政府做出的“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承诺,改革推进财税部门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改革政策,从制度设计上出台了多个“补丁”文件,保障企业更好分享到减税红利。此次会议显示,随着相关税负分析情况出炉,政府部门会根据最新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政策。
此外,随着改革推进,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全面增值税”时代,未来企业比拼的是管理。营改增过去四年试点表明,要适应一个新的税制,企业短期的税负变化并不能说明问题。
毕马威北京分公司税务合伙人沈瑛华说,营改增启动之初,企业熟悉税制需要一个过程,短期经营行为可能影响税负水平,如税额管理系统尚不完备、采购系统仍在调整等特殊因素,会导致企业无法当期抵扣从而短期增加税负,因此衡量企业税负变化应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来看。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樊勇说,税负的变动取决于抵扣制度、抵扣范围和时间等因素。税负是一个相对指标,特别增值税是转嫁的,纳税人并不等于负税人,研究税负问题一定要考虑税负转嫁因素,很多企业交了多少税不代表就是负担多少税。同时,由于税负受计算周期、企业经营行为时点的影响很大,应选定一段时间作为税负指标的时间维度。
针对金融业的营改增,胡怡建表示,金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血液,金融业的营改增将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但由于金融业包含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个行业,业务构成复杂,也是税制改革的难点,只能边改革边摸索。
“对金融机构而言,实现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关键,就是要适应增值税的管理方式,加强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规范每一笔支出,完善抵扣链条,充分享受增值税进项抵扣的制度红利。”胡怡建说。
- 美媒称中企掀海外收购狂潮:保险公司成为新的竞购
-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达3.77万亿 16省半年发债
- 李克强再提“三个不低于” 为小微企业融资送上“
- 民营银行筹建门槛高 部分上市公司或将望洋兴叹
- 私募清理大限将至 未备案私募基金将被实施注销备
- 央行加码公开市场净投放 资金面进一步缓和
- 史上最严银行理财监督管理将至:取消分级 禁投股
- 史上最严银行理财监管新规或很快公布实施
- 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671 上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