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旅和国旅均是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势头之下,国旅与港中旅也在今年3月正式公布双方即将进行战略重组,而此次国旅以全资子公司的方式整体并入港中旅,至此,国旅将不再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
有观点认为,两大国有企业的合并将铸就亚洲地区最大的旅游企业,同时也是中国央企中最大的旅游集团。根据双方的公开信息,2015年,港中旅营收实现335亿元,利润为23.7亿元;2015年国旅总营收为212.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15.06亿元。
朱正煜表示,两家企业合并后,首先要面对的便是整合问题。“双方的业务有互补性,但在旅行社业务方面,双方此前的竞争较多,日后的整合也将产生较多的成本。”他指出,国旅的免税品业务利润率较高,大约在70%-80%之间,而港中旅的酒店、景区等较有优势,这三大业务之间的整合有较强的互补性,而旅行社方面重合较多。
据了解,港中旅和国旅在此之前已经进行过行业内的整合,其中成立于1928年的港中旅在2005年收入中国招商旅游总公司,2007年收入中国中旅集团公司,目前业务范围涉及旅行社、酒店、景区、地产、金融、物流、资产七大板块;而国旅则是由中国国际旅行社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业务包括旅行服务、免税品经销、旅游综合项目开发等。
虽然国资委已经批准国旅以全资子公司的方式纳入港中旅,未来双方整合对自身业务的梳理、发展有一定优势,但整合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风险。整合过程中除了业务整合,管理层面的整合也将会同时进行,“最大的风险在于整合的程度如何,国旅与港中旅本身是国企的体制,根本的管理方式在整合之后是需要变化的”。同时,行业整合早已成为趋势,锦江在行业内的整合,海航与凯撒、途牛的整合,众信收购华远国旅、竹园国旅,联姻携程等都显示着中国旅游集团整合的趋势。朱正煜对此指出,从其他企业整合的速度和深度来看,国旅、港中旅并未占据先机。
另一方面,在线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度逐渐加大。国旅在2015年年报中也指出,在线旅行模式(OTA)、旅游散客化、跨界资本竞争的冲击让旅游竞争态势快速变化,此前形成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成本不断加大、政策优势衰减等。因此,国旅和港中旅也需要加强在线上端口的发展。目前,港中旅旗下的芒果网在去年再次突围,但如今已经替换CEO,而新任者并未推出明确的公司发展逻辑,而国旅旗下的国旅在线声势较弱。朱正煜指出,港中旅和国旅需要做好整合,同时也需要做好线上业务的发展,避免成为线上企业的打工者。“对港中旅来说,除了芒果网之外,微信、微博等社交化媒体的经营上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朱正煜说。
实际上,在线旅游企业带给行业的不止是线上渠道的打通,对于旅游产品的精细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行业已经从资源端出发变为从用户出发,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产品成为趋势,这是传统旅行社需要做出改变的地方。“这就需要从上游采购之后,改变自己的产品生产方式,形成竞争力。这个市场大家都是刚起步,携程、途牛比较领先,但其他企业并不是没有机会。”朱正煜说。
- 黄山旅游再现人事动荡总裁助理被调查
- 央企改革提速 国旅将整体并入港中旅成为全资子公
- 中国国旅并入港中旅 或将打造旅游航母企业
- 百度地图携手韩国旅游局 打造一站式赴韩旅游体验
- 凯宾斯基中国遇坎儿:半年内3次被撤牌
- 祥鹏航空预计暑期加班500余次 新开多条国际航
- 携程入股东方航空尘埃落定 旅游业寡头争霸局面初
- 为推动“足球旅游”发展 携程战略合作法甲尼斯队
- 净雅大酒店俩家门店关停 谋转型难被市场认可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