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
王巨禄在论坛上强调,目前,“洋中药”返销进口的趋势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已近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
他举例说,日本将中国古方“六神丸”拿去改造后,开发出“救心丹”,曾一度风靡全球,被誉为“救命神药”,创造了每年1亿多美元的销售奇迹。而德国和法国则将中国的银杏叶粗加工后运回本国深加工,除了用作降低胆固醇的医药应用之外,还延伸到保健食品、保健饮料、巧克力糖、口香糖等高利润行业,而后销往国际市常
相比之下,中国的中医药行业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产、学、研三方缺乏很好的配套协调,另一方面,生产者、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操之过急,既不能在挖掘传统中医药上静下心来埋头苦干,又无法做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两头脱节。
“要对中医药产业更加高看一眼,更加厚待一些,更加倾斜一点。”王巨禄说,在更好调动来自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中药现代化研究力量过程中,政府发挥着纽带作用。
此外,他还指出,中医药产业的振兴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化学、西药、药理、毒理、生物工程、甚至市场管理、金融投资等人员形成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人才队伍,“合力”深挖中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更需要围绕产业链“横向”发力,争取在日化保舰生物制品等大健康产业取得突破。
与会专家也认为,要巩固和提升我国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路子。在中草药种植和资源培育上,要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改变传统的、零散的中草药培育和种植,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要向发展有机农业那样,加强中草药源头管理,发展有机中草药,严禁不合理使用化学投入品,防止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等对中草药自然资源的污染,培育绿色、生态、环保型中草药资源。在中医药发展上,要走产业化的道路,打造中医药高端产业,培育中医药产业竞争力。要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名牌品种和新品种开发创新为基础,培育中草药加工企业,努力实现中药品种的规模化、国际化和品牌化,提高我国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
- 北京市医管局:全面预约挂号并不是取消现场挂号
- 计生特殊家庭有医疗绿色通道 老人家可入住养老院
- 赛诺菲怎样在中国卖出更多药:开展慢病社区项目
- 如何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的大商机
- 监管部门严规范、医院处方外流难 零售药店步入最
- 抗体界新贵迎来黄金期:国外巨头广泛布局 国内市
- 卫计委等15部委:基本医保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倾
- 2020年将实现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
- 中国已垄断了医药专利榜,为什么还发展缓慢?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