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亚洲经济2015年延续了过去四年增速放缓的趋势。2016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率的下滑趋势仍然难以遏制,亚洲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会进一步加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风险都在上升,其严重程度可能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未曾遇到的。
蓝皮书认为,短期风险主要源自以下方面。第一,全球贸易增速继续下滑。鉴于新兴经济体增速放慢,全球大国的通货紧缩趋势明显,全球能源资源价格低迷态势难以扭转,2016年全球贸易下滑或低速增长趋势仍将延续。第二,美联储加息与债务风险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伴随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亚洲新兴经济体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期间,尤其是2010年之后,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亚洲新兴经济体。无论是按照债务的增速,还是按照债务的相对水平,亚洲新兴经济体都是最高的。第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跷跷板”效应。2015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从2014年的1.4%上升到1.9%(预期数),但这既没有拉动全球贸易的增长,也没有成为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引擎。相反,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增速放慢的趋势。在这种“跷跷板”效应的背后,一方面可能是全球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另一方面可能是持续二十余年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正在发生逆转。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
- 报告认为TPP对中国中短期影响有限 非传统议题
- 亚太蓝皮书:TPP不能成为亚太地区贸易规则的“
- IMF亚太局长:中国解决债务问题应关注三大细节
- 公安机关将专项整治涉网络诈骗等网络服务平台
- 博得天策王宇:《创客说》做企业智能宣传喉
- 44个国家部委联署盖公章惩戒“老赖” 企业失信
- 发改委:推进共建中日经济和产业合作平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