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这可能导致英特尔“非我发明症”(notinventedhere)文化的改变,最终帮助它在新兴增长市场上获得成功。
但格文纳普指出,这些变化对于振兴其移动芯片业务来说可能“太迟”了。老实说,英特尔移动芯片业务一直令人失望。本文要探索的问题是:对于英特尔“拯救”其移动芯片业务来说,现在真的晚了吗?
数年前英特尔似乎还有在移动芯片市场上获取相当高市场份额的野心。英特尔完成了多起收购交易,以获得进入移动芯片市场所必需的宝贵知识产权,并在研发方面投入巨资。
人们不能说英特尔没有努力。但是,在数年没有能在移动芯片(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取得有意义的突破后,英特尔大幅削减了支出,以提高移动芯片业务盈利能力。英特尔曾表示,在2014-2016年间,将把用于移动业务的运营支出减少约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
另外,在讨论未来增长战略时,英特尔甚至没有提及移动计算。英特尔未来增长战略的重心是数据中心、物联网和非挥发性内存业务,以弥补客户端计算业务(包括PC和移动芯片)的疲软。
英特尔似乎想进入移动芯片市场,但已经不再有蚕食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雄心。因此,如果期望是英特尔成为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巨头的主要竞争对手,就会感到失望;如果期望是英特尔将销售足够多的移动芯片(无论是通过它自己还是合作伙伴),使X86架构进入移动计算市场,赢得开发者认可,那么这一业务将越来越成功。
为什么英特尔似乎放弃了移动芯片业务?
英特尔似乎放弃了成为主流移动芯片厂商的雄心,这让人感到失望。但是,鉴于迄今为止英特尔在移动芯片市场上糟糕的表现,管理层可能意识到他们无法在这一市场上取得领先优势。
更重要的是,英特尔管理层可能不再把移动芯片看作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市场。高端设备厂商似乎在转向自主芯片而非向高通、联发科等公司采购芯片。例如苹果,就依靠自主设计芯片在高端移动设备市场上获得了相当高的市场份额。
在中低端设备市场上——芯片厂商最大的商机,来自高通和联发科的竞争相当激烈。作为尝试蚕食高通、联发科市场份额的新秀,英特尔移动芯片业务盈利的前景不容乐观——至少中、近期如此。
总而言之,英特尔非PC增长业务都有很好的长期潜力,英特尔在这些领域有相当的竞争力。这些市场还为英特尔提供了相当大的创收机遇,它们的增长还能够抵销PC业务疲软造成的影响,最终使英特尔成为一家增长型公司。
- 外传三星和LG将为苹果iPhone 7供应显示
- 2015年苹果公司揭开了全新形象
- 英特尔为何花167亿美元收购Altera?
- B1i1ibi1i网将成立影视公司
- 华为绘制的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舒适出行图景
- 以智能制造的高度做好两化融合规划
- 海信转型精准医疗:欲成医疗产业门口的野蛮人
- 东芝疑申请24.9亿美元信贷额度 为破产重组提
- 华为联合云适配启动H5开发大赛助推企业级市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