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3G网络仍处于基本覆盖全国阶段,尚未达到全面覆盖。此次提出2018年要实现4G网络的全国覆盖,不禁让人对这一计划三年后能否真正完成有所担忧。
中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国3G网络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在大城市能做到连续覆盖,中等规模县城能做到重点区域的覆盖,但仍未达到全面覆盖的效果,尤其是偏远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很大程度上致使3G网络的发展瓶颈很难彻底打破。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王丹青告诉中国商报记者,3G网络的发展与客户需求和商用进程有关,3G网络相较于传统2G网络增加了数据服务,但是由于3G技术存在一些短板,网速达标率不高等因素反过来制约了3G网络用户的发展速度。同时3G网络也面临着国家产业战略的调整,因此至今仍没能实现全面覆盖。
对此,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冲晖作了进一步补充,他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建设3G网络时期,三大运营商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制式发展3G网络,即中国移动采用国产制式TD-SCDMA、中国电信采用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主导提出的CDMA2000制式,以及中国联通采用了起源于欧洲的W-CDMA制式。其中,TD-SCDMA是国家扶持重点。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凭借着2G时代的迅猛发展,逐渐掌握了接近80%的移动用户。“因此,3G网络最大的客户群依然是中国移动的用户,虽然中国移动的3G网络获政府扶持并较快商用,但由于当时存在的技术壁垒、资金不足等情况,尽管掌握了大量用户,但其3G网络的发展也并不理想。”王冲晖说。
中国商报记者通过对业内人士的采访发现,相比3G网络的发展情况,4G网络的建设条件十分优越,预计4G网络建设的进展将会更加顺畅,因此,更多的业内人士对至2018年实现4G网络全国覆盖相对比较乐观。
此外,从国家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诉求上来看,发展4G的呼声更是高涨。王丹青通过三个方面向记者展示了发展4G网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首先是国家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说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迟早会提上日程。
其次,4G本身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能力可以满足“互联网+”相对较高速的网络需求,比3G更有优势。因此,4G网络全覆盖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三,国家在前段时间也提出了未来重点投资的领域,其中就包括通信设施建设。可以预见,将会有大量资金向这个方向集聚以满足4G全覆盖的资金需求。
在谈到如何保证2018年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时,王冲晖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移动通信的普及与固定通信的普及不同,移动通信只要把基站布设到位基本就可实现全覆盖了。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王育民也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4G技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因此实施难度没有建设3G网络时大。对此,王冲晖认为,因为4G技术的成熟,在推广过程中会相对比较顺利。
据悉,目前三大运营商的4G基站主要是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铺设的,今年早前时候的数据显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已掌握的存量站址总数达145万个,已完成现场清查站址117.9万个,清查进度已超80%。为助力4G网络的快速部署,今年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承接基站需求近15万个。王冲晖称,按此速度,2018年完成4G基站的全面铺设应该没有问题。
“我认为在满足了资金到位、政策配套两点后,基本上就能确保按时实现4G网络全覆盖。”王冲晖说。
据王冲晖介绍,现在国内各个地方都在围绕通信建设进行相关的地方立法,并且大多明确了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保障通路权,任何人都不得阻碍。因此,他再度强调,“只要资金到位,2018年实现4G网络的全面普及应该没有问题。”
对于资金问题,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早在去年,中国移动时任董事长奚国华就曾表示,因行业正在转型中,为投资4G配套设备,保证其长远发展,集团已停止投资2G业务。王育民也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国家正尽量减少3G投资,尽量加大4G投资。”
- 工信部研究院:今年年信息通信服务业收入或将突破
- “互联网+”促智能空调产业升级与服务升级
- 互联网冤家们全都在一起了 焦虑无法避免
- 互联网行业2016年增收目标25% 将在资本市
- 1200亿云计算开发仍未到1%
- 网站烧钱模式已持续 爱奇艺广纳“内容合伙人”
- 乐视将发布虚拟现实生态战略 欲推动VR产业加速
- 工信部将提前完成提速降费目标将开始研究5G牌照
- 信息安全将“领舞” 软件行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酝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