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说法吗?”南方电网一名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回应。不过,据该人士透露,近期全国第一个区域性、局部性的混合所有制电网将会由南方电网面世,本月底可能会启动。
力推电网“混改”
相比国家电网,南网在改革方面异常低调,鲜有动作披露。
直到今年年初,才有消息称南网将在销售端推行混改,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配合电改。当时市场猜测南网可能会引进新的社会资本主体、成立新售电公司,但至今迟迟未见新动作。
而随着央企改革大幕揭开,重组、混改戏码已经在不同的国企之间轮番上演。在这股浪潮下,南网饱受市场诟病。特别是今年以来,南网有多名高管涉贪落马,有业内人士称,南网腐败窝案频发,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监管。
在今年7月下旬召开的南网半年工作座谈会上,南网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明确表示要稳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薪酬改革。对于南方电网而言,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时至岁末,南网的改革大戏在千呼万唤中终于要揭开面纱。
“近期我们将有全国第一个电网混改项目面世”,南网一名内部人士表示,不出意外的话,上述混改电网在本月底就可以启动。
另据了解,此次电网混改应该不会得到大规模推广。上述南网人士强调,此次电网混改也只是“区域性、局部的。”
“这次改革是要动真格”,一位长期关注电力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南网率先进行电网混改,可以说是对未来电网改革的一次积极探索,如果能顺利推行的话,对电改也是利好。
亦有消息称,此次南网混改将依托深圳供电局具体落实,该供电局是南网8家全资子公司之一,曾在率先进行的“深圳电改”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能源争议
相比南网在改革方面的争议,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开疆布局所引发的质疑更是此起彼伏。
本报此前报道,南网主推的广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因引发白海豚死亡事故及前期环评等因素被迫搁置,项目何时恢复开建未定。据悉,该项目开发公司为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南网控股20%。
南网综合能源公司(下称“南网能源”)综合部副主任王渊诚则向记者回应称,上述海上风电项目目前还没有核准动工,具体还得听上级部门的批示,“因为是试验性项目,实施起来比较慎重。”
对于白海豚死亡,南网能源另一名内部人士认为,不能将此原因单纯的归咎于上述海上风电项目。他解释称,南网海上风电项目距离白海豚保护圈相隔几公里,并且项目并没有开工。他称,白海豚栖息地周边还有港珠澳大桥,往来船只频繁,“结果可能是综合因素造成的。”
“这是省长工程,具体进程由广东省政府相关部门推动,我们只是配合”,上述人士称,该项目不是为了盈利,只是响应当地政府要求做的试验性探索,项目搁浅后,投资规模和装机量已经减半。
其实,不仅仅是风电项目,南网在光伏方面也频遭质疑。
据南网官网报道,在2014年,南网能源先后在美的、格兰仕等工业企业厂区投建分布式光伏项目。其中,格兰仕项目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单厂分布式光伏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预计年均发电量近6000万千瓦时。
“南网具有天然的电网垄断优势,如果它进入发电领域,对发电企业很不公平”,有学者认为,南网开发新能源项目损害了其他发电企业利益,也与电改提倡的“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厂网分开等理念相违背。
对于类似质疑,王渊诚回应称,南网新能源项目主要由南网能源具体实施,而南网能源的业务主要为节能和减排两大块,新能源占比较少。
“相比火电机组几百万的装机量,分布式光伏项目不过是一个零头”,王渊诚表示,这只是其他电源对电网的一个有益补充,谈不上竞争。
“南网做的主要是分布式光伏,去年国家给分布式光伏的目标是8GW,实际完成不到2GW”,南网能源的另一位高管表示,南网并不指望光伏挣钱,“这么大的家业,搞这点新能源业务太小了,说白了就是履行社会责任。”他说。
- 黑龙江煤矿火灾事故已致21人遇难 仍有1人失踪
- 中国水务地产大武汉折戟 3个项目两年内均失败
- 段传良两家上市公司被爆伪央企 财技腾挪惊人
- 中广核进军法国太阳能市场 将开发百兆瓦光伏电站
- 中国光伏巨头赛维LDK四家子公司将进行破产重整
- 中国企业和苹果公司合作将在内蒙古共建光伏电站
- 兖矿集团三项改革瘦身近四成 推进二级公司混改
- 创兴资源霸王硬上弓终酿苦果 处置3.19亿出资
- 南方电网混改将于本月底正式启动 筹划收购文山电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