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报告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产业资讯 | 财经快讯 | 企业情报 | 宏观数据 | 产业数据 | 企业数据 | 深度分析 | 市场点评 | 趋势预测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首 页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IPO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2017-2022年中国碳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剖析研究与投资分析咨询预测报告

Annual Research and Consultation Report of Market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Strategy on China Industry

  • 报告编码:SS617150 首次出版:2016年12月 修订时间:每季度更新
  • 报告页码:500页 图表数量:280个  最新相关报告 
  • 寄送方式:Email发送 或 特快专递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 出品单位:三胜咨询 了解我们的实力  支付帐户   关于发票   订购流程
  • 服务热线:400-096-005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贴心为您服务)
  • 订购专线:0755-2515155883970506822023068220900983970558
  • 订购传真:0755-28749841 电子邮件:Server@china1baogao.com
中文版全价:RMB 9500 电子版:RMB 9000 印刷版:RMB 9000
英文版全价:USD 6000 电子版:USD 5500 印刷版:USD 5500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服务热线: 400-096-0053
  • 行业报告专线:0755-25151558
  • 商业计划书:0755-83970506
  • 可研报告:0755-25151558
  • 市场调研:0755-82202306
  •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 24小时传真:0755-28749841
  • 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报告导读】
《2017-2022年中国碳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剖析研究与投资分析咨询预测报告》由三胜产业研究中心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碳金融行业的生命周期、市场规模、运行数据、竞争格局、标杆企业经营状况及市场份额、碳金融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同时对碳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报告将帮助用户全面厘清碳金融产业战略方向。
  • 报告目录
  • 内容简介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 批量采购可享套餐优惠

第一章 碳金融相关概述

  第一节 碳金融的概念与起源

    一、碳金融的概念

    二、碳金融的起源

  第二节 碳金融的理论基础:碳排放权

    一、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二、碳排放权的定价

    三、碳排放单位

  第三节 碳金融的功能

    一、发挥中介功能、降低交易成本

    二、发现价格,提供决策支持

    三、减排成本内部化和最小化

    四、加速低碳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五、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

  第四节 碳金融市场体系分析

    一、市场结构

    二、价格体系

    三、交易工具

    四、市场参与者

    五、碳基金和碳融资便利

  第五节 碳金融交易的风险

    一、政策、制度和政治风险

    二、经济风险

    三、市场风险

    四、技术风险

    五、道德风险

    六、交付风险

  第六节 碳金融交易发展前景

     

第二章 2014-2016年国际碳金融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国际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发展分析

    一、碳金融源起及经济学分析

    二、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三、全球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四、全球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交易分析

    五、我国碳金融市场构建

  第二节 2014-2016年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市场成交情况分析

    二、碳市场价格走势

  第三节 2014-2016年国际碳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分立,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

    二、存在全球气候政策与减排政策的风险

    三、交易成本巨大,欠发达国家在碳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节 2017-2022年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

    一、供给大于需求,供需矛盾将显现

    二、全球气候政策仍然前景不明,但共识在增加

     

第三章 中外碳金融制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碳金融发展比较分析

    一、国外碳金融发展状况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状况

  第二节 国外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第三节 中国需要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一、内生变量

    二、外生变量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2014-2016年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2014-2016年我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市场态势分析

  第二节 2014-2016年影响我国碳金融交易的碳减排供需因素分析

    一、碳减排需求

    二、碳减排供给

    三、碳减排潜力

  第三节 2014-2016年发展我国碳金融交易的对策建议分析

    一、提高我国在碳金融交易中的定价能力

    二、提升我国碳交易服务机构的综合能力

    三、加速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国际化

     

第五章 2014-2016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发展碳金融对我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

  第二节 2014-2016年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定价权缺失

    二、碳金融认识不足

    三、“碳金融”发展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

    四、绿色信贷发展动力不足

    五、人力资源缺乏

  第三节 2014-2016年我国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分割制约价格发现功能

    二、碳交易的定价权缺失

    三、巨大的政策风险问题

    四、交易成本高昂

    五、知识短缺成为碳金融发展的软约束

  第四节 2014-2016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障碍与政策支持分析

    一、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特征

    二、碳金融发展的障碍及其原因

    三、推动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2014-2016年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分析

    一、中国参与国际碳减排交易的现状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瓶颈

    三、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第六节 2014-2016年我国碳金融业务面临发展机遇分析

    一、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机遇

    三、抓住机遇做好碳金融业务

  第七节 2014-2016年国内碳金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碳金融交易体系不断完善

    二、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能力不足

    2、尚未形成完善的碳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各地无序竞争

    3、尚未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平台

  第八节 2014-2016年我国发展碳金融SWOT分析

    一、发展碳金融的优势

    二、发展碳金融的劣势

    三、发展碳金融的机遇

    四、发展碳金融的威胁

  第九节 2014-2016年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与国内布局

    一、中国在全球碳金融市场的角色定位

    二、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

    三、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国内布局

  第十节 2014-2016年中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健全碳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

    二、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规范碳金融发展

    三、加大对低碳项目的融资力度

    四、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

 

第六章 2014-2016年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发展分析

  第一节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分析

    一、意义与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第二节 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

    一、碳金融的界定

    二、碳金融工具

    三、碳金融与金融业

    四、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本质与碳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关于低碳经济本质的认识

    二、对国际碳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三、关于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第四节 我国基于CDM的低碳经济发展与碳金融支持

    一、基于CDM的低碳经济离不开碳金融的大力支持

    二、基于CDM的低碳经济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制度创新之路

     

第七章 2014-2016年我国银行业与碳金融发展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迎来“碳金融”时代

    一、碳金融成为银行业新盈利点

    二、银行业探路低碳发展

    三、系统发展碳金融

  第二节 碳金融是银行业务增长的新机遇

    一、碳金融业务发展特征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现状

    三、对商业银行积极参加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建议

  第三节 碳金融与商业银行发展

    一、我国碳金融市场蕴臧巨大商机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三、对策建议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与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一、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经营转型路径的选择

    二、碳金融巨大的市场容量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机遇

    三、碳金融业务的高盈利性有助于中国银行业新盈利增长点的形成

    四、碳金融业务的国际性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一、开发推广低碳信贷和CDM中介服务

    二、积极参与碳交易平台运作

    三、制定碳金融政策法规

    四、我国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六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一、确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主导权

    二、推进中国碳金融市场建设

    三、搭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

    四、健全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第七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障碍

    一、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实践

    二、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障碍

    三、促进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八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一、重要性

    二、发展前景

  第九节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一、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挑战

  第十节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碳金融业务需要政策支持

    二、坚决落实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

    三、结合节能减排项目开展碳权质押融资贷款

    四、加快发展我国环境金融创新

    五、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交易中介组织的建设

     

第八章 2014-2016年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碳交易定价能力

    三、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战略转型

    五、有利于降低碳金融风险

  第二节 2014-2016年我国碳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碳交易中心功能单一

    二、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

    三、碳金融产品单一

    四、碳金融专业人才缺乏

    五、碳金融政策支持不足

  第三节 2014-2016年中国碳金融体系建构问题分析

    一、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背景分析

    二、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从碳金融的需求方角度来看

    (二)从碳金融供给方的角度来看

    三、中国科学构建碳金融体系的途径

  第四节 2014-2016年构建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设想分析

    一、建立碳金融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二、健全碳交易市场机制,构建交易平台

    三、创新碳金融参与模式,拓展多样服务

    四、规范碳金融风控机制,防范相关风险

  第五节 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一、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改造金融服务体系

    二、低碳金融创新不能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三、低碳金融市场重在发展规划和平台建设

  第六节 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

    二、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

    三、构建碳金融政策体系

     

第九章 2017-2022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发展对策分析

    一、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二、发展碳金融的可能性分析

    三、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不足

    四、我国碳金融发展对策

  第二节 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一、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选择

    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碳金融平台的战略行动

    三、加快中国碳金融战略资源整合

  第三节 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碳交易市

    二、全方位战略谋划,争取碳交易定价权

    三、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碳金融发展

    四、培育中介机构,促进碳金融开展

  第四节 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加强碳金融的宏观政策引导

    二、金融机构:加快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第五节 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思考及设想

    一、建立碳金融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二、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三、建立多层次的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四、建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五、完善碳金融支持政策,营造宽松环境

    六、培育我国碳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第六节 中国金融业拓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

    一、金融机构层面

    二、政策环境层面

  第七节 大力发展碳金融,提高中国全球碳市场竞争力

    一、尽快在国家宏观层面把发展碳金融纳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内

    二、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

    三、加快构建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四、努力发展多个平台支持的“碳金融”体系

    五、大力发展区域性“碳金融”

    六、稳妥审慎发展投机性碳金融

    七、各商业银行尽快开发系列碳金融产品

    八、与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

  第八节 我国碳金融发展机制创新策略

    一、搭建交易平台,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

    二、培育中介市场,创新碳金融业务新模式

    三、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控制碳金融交易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

     

第十章 2017-2022年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思考分析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机构参与现状

  第二节 金融机构介入碳金融领域的作用

    一、润滑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助推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

    三、实现金融机构经济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统一

    四、维护企业利益,护航企业发展

  第三节 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分割与利益分配问题

    二、碳金融发展与碳减排目标实现问题

    三、碳资产泡沫化的风险

  第四节 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建议

    一、交易所

    二、商业银行

    三、保险公司

     

第十一章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

  第一节 京都议定书时代:碳金融的法律背景

    一、经济原理与法律规则的契合:碳交易产生的背景分析

    二、碳交易的金融化特征

  第二节 碳金融市场要素的法律分析

    一、碳金融市场结构分析

    二、碳金融市场法律规则

  第三节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前景分析

    一、金融危机下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二、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

    三、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机遇

  第四节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法律规制

    一、整体规划:金融发展的可持续

    二、具体构思:碳金融发展的内外法制构建

 

图表目录:

图表:2005-2016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6年中国月度CPI、PPI指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16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14-2016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

图表:2005-201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2016年不含农户)

图表:2005-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单位:亿元

图表: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

图表:2014-2016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月度数据统计

图表:2005-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1990-2016年央行存款利率调整统计表

图表:1990-2016年央行贷款利率调整统计表

图表:我国近几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201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6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7-2016年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情况

图表:2005-2016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1-2016年我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走势图

图表:1990-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2005-201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略……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
在线咨询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展了碳金融有关业务,推出了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等业务和产品:在项目融资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兴业银行,该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开展合作,截至2010年3月,全行34家分行全部发放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业务,共支持全国91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35.34亿元;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示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具体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碳金融业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应逐渐向符合CDM项目要求的领域和行业倾斜,带动中国CDM项目的发展,以实现短期保持经济增长和长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目标的有机结合。此外,通过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并逐渐摆脱危机已成为当前各国的共识,中国通过发展CDM项目,尤其是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项目无疑可以带动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

  第二,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首先,CDM项目中蕴含着对金融中介服务巨大的需求,商业银行通过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基金托管等业务,可以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逐步优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其次,碳金融作为一项全新的业务,客观要求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运作模式、金融产品服务和风险管理方式,因而可以促进中国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提升;再次,CDM项目往往需要两个甚至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之间合作,中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借此提高参与国际业务的议价技巧,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断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第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事实上,碳金融业务与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绿色信贷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与绿色信贷相比,碳金融业务的社会效益更具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和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四,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一方面挖掘现有合作框架下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则同时实现了人才的储备和经验的积累,为应对未来碳金融业务模式的任何可能改变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事实决定了中国碳金融巨大的市场空间,商业银行进行必要的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五,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碳金融业务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一个短板,直接制约了中国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开展。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如果不能顺应这种趋势和潮流,进而及时改变经营战略、积极开拓碳金融业务,就会直接导致中国商业银行丧失在未来国际金融领域开展业务的基本技能,也不利于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严重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三胜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碳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剖析研究与投资分析咨询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碳金融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碳金融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碳金融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碳金融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碳金融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利用三胜产业研究中心长期对碳金融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采用与国际同步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碳金融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报告对中国碳金融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碳金融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将帮助碳金融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碳金融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碳金融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准确把握碳金融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碳金融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报告价值

订报告大礼
订购流程

购买报告仅需3步

  • 来电或在线洽谈购买细节
  • 填写并发送报告订购表
  • 通过银行汇款支付购买款项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公司资质

公司资质

手机扫描二维码区域
部分客户案例
部分客户案例logo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096-0053
行业研究报告:
0755-25151558
商业计划书:
0755-83970506
可行性报告:
0755-82209009
市场专项调研:
0755-82202306
IPO咨询热线:
0755-25151558
媒体合作:
0755-83970586
传真电话:
0755-28749841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精准数据 媒体报道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价值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市场调研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深圳运营机构: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三胜咨询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