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中国保税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预测报告》由三胜产业研究中心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保税区行业的生命周期、市场规模、运行数据、竞争格局、标杆企业经营状况及市场份额、保税区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同时对保税区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报告将帮助用户全面厘清保税区产业战略方向。
- 报告目录
- 内容简介
精品报告推荐:
- ·2016-2020年中国保税区投资规划研究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保税区发展前景及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保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保税区行业现状观察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第一篇 行业发展篇 1
第一章 中国保税区的发展综述 1
第一节 保税区相关概述 1
一、保税区的概述 1
(一)保税区的界定 1
(二)保税区的性质 1
(三)保税区的特征 1
(四)保税区的作用 2
二、保税区分类界定 2
(一)综合保税区 2
(二)保税物流园区 3
(三)生产加工区 3
三、保税区发展历程 3
四、保税区可持续发展 4
第二节 保税区业务类型分析 5
一、保税区国际贸易业务 5
二、保税区生产加工业务 5
三、保税区物流仓储业务 6
四、保税区物流配送业务 7
五、保税区商品展销业务 9
第三节 保税区制约因素分析 9
一、区域性质缺陷 9
二、海关监管缺陷 9
三、贸易政策限制 9
四、外税政策限制 10
五、业务弱化 10
六、服务业扩展限制 10
七、转口物流政策缺失 10
八、国际物流发展限制 11
九、保税区政策瓶颈 12
第二章 中国保税区发展政策分析 13
第一节 保税区政策环境分析 13
一、保税区监管体制分析 13
二、保税区行业准入政策 13
三、保税区关税优惠政策 14
四、保税区进出口管理政策 14
五、保税区发展的指导政策 15
第二节 保税区的配套政策分析 17
一、保税区通关监管政策 17
二、保税区出口退税政策 17
三、保税区金融外汇管理政策 18
四、保税区物流行业准入政策 18
五、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 19
六、生产加工区优惠政策 19
第三节 保税区政策的功能开发 20
一、保税区的贸易功能 20
二、保税区的加工功能 21
三、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22
第三章 中国保税区发展现状分析 23
第一节 保税区申报筹建状况分析 23
一、保税区的设立条件分析 23
二、保税区的申报程序分析 24
三、保税区的审批情况分析 24
(一)保税区的审批标准 24
(二)保税区的审批程序 25
四、保税区的建设条件分析 25
(一)保税区建设的区位条件 25
(二)保税区建设的物流条件 25
(三)保税区建设的港口条件 26
(四)保税区建设的功能条件 27
五、保税区投资建设数量分析 28
六、保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0
第二节 保税区运营发展状况分析 32
一、保税区发展规模分析 32
(一)保税区批准及封关面积 32
(二)保税区的从业人员规模 33
二、保税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3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33
(二)保税区的房屋面积 34
三、保税区的工业总产值分析 34
四、保税区经营收入规模分析 35
(一)保税区营业收入规模 35
(二)保税区税收收入情况 36
五、保税区货物运输情况分析 36
第三节 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39
一、保税区进出口总体情况分析 39
二、保税区的进口市场情况分析 40
(一)保税区进口总体情况 40
(二)保税区进口来源地区 40
(三)保税区进口商品情况 40
三、保税区的出口市场情况分析 40
(一)保税区出口总体情况 40
(二)保税区出口流向地区 41
(三)保税区出口商品情况 41
四、保税区进出口市场前景分析 41
第四节 保税区细分业务发展分析 41
一、保税区国际贸易业务发展分析 41
二、保税区出口加工业务发展分析 42
三、保税区现代物流业务发展分析 42
(一)保税区物流业务运营情况 42
(二)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 45
第四章 中国保税区招商引资状况分析 46
第一节 保税区招商引资状况分析 46
一、保税区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46
(一)保税区招商引资规模 46
(二)保税区外商投资情况 47
(三)保税区利用外资情况 47
(四)保税区到位资金情况 48
二、利用外商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48
三、保税区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50
四、保税区招商引资的发展对策 54
第二节 保税区招商引资途径分析 57
一、会议招商分析 57
二、政府招商分析 57
三、环境招商分析 58
四、政策招商分析 58
五、产业链招商分析 58
六、产权招商分析 58
七、示范招商分析 59
八、网上招商分析 59
九、服务招商分析 59
十、品牌招商分析 59
十一、“筑巢引凤”招商分析 60
十二、联谊招商分析 60
十三、代理招商分析 60
十四、关系人招商分析 60
十五、“走出去”招商分析 60
十六、其他招商途径分析 61
第三节 保税区招商引资典型模式 61
一、“政府主导型”模式 61
(一)“政府主导型”模式概述 61
(二)“政府主导型”模式优势 61
(三)“政府主导型”模式创新方向 62
二、“市场主导型”模式 66
(一)“市场主导型”模式概述 66
(二)“市场主导型”模式优势 66
(三)“市场主导型”模式创新方向 67
三、“总部经济”模式 68
(一)“总部经济”模式概述 68
(二)“总部经济”模式优势 68
(三)“总部经济”模式创新方向 69
四、“专攻型”模式 69
(一)“专攻型”模式概述 69
(二)“专攻型”模式优势 70
(三)“专攻型”模式创新方向 71
五、“并购”模式 71
(一)“并购”模式概述 71
(二)“并购”模式优势 72
(三)“并购”模式创新方向 72
六、“以民引外”模式 73
(一)“以民引外”模式概述 73
(二)“以民引外”模式优势 74
(三)“以民引外”模式创新方向 74
七、六种招商引资模式比较分析 75
第四节 保税区招商引资营销策略 77
一、定位策略 77
二、价格策略 79
三、合作方式策略 81
四、广告宣传策略 82
五、跟踪服务策略 82
第五节 保税区招商引资发展趋势 82
一、招商引资将加快深入下去 82
二、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83
三、从盲目招商到科学招商 83
四、既招外资又招内资 83
五、向规则型和比较优势型演变 83
六、从地区倾斜变为产业倾斜为主 83
七、中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招商 84
八、招商引资活动专业化 84
九、越来越重视三个层次的投资环境 84
十、从产业资本到其它行业资本 84
十一、招商载体越来越专业化 84
十二、与各类经济社会密切结合 85
十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85
十四、投资促进与外交活动相结合 85
十五、招商引资借助经贸洽谈会 85
十六、龙头企业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 85
十七、地方政府评估转向 85
十八、招商引资出现许多新形式 86
十九、投洽会成为招商促进的盛会 86
二十、网络招商越来越活跃 86
第五章 中国保税区招商引资产业选择分析 87
第一节 保税区招商产业选择理论 87
一、筱原基准 87
二、产业关联效果基准 87
三、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 88
四、动态比较优势基准 88
五、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力上升率基准 88
六、关于产业选择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导向的探讨 89
七、产业选择基准应该结合本国国情 89
八、产业选择应该注重环保、就业功能和可持续发展 89
九、注重国际环境和国外因素的产业选择讨论 90
十、经济文化模式对产业选择的影响 91
十一、产业布局理论与产业选择 91
十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92
十三、产业价值链理论 93
第二节 保税区招商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94
一、政策与功能层面 94
二、市场选择层面 94
三、产业价值链衍生层面 95
四、经济贡献率层面 95
五、区域协调发展层面 96
六、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层面 96
第三节 保税区招商引资产业分析 96
一、仓储物流业招商引资分析 96
二、批发零售业招商引资分析 97
三、房地产业招商引资分析 97
四、电子通讯业招商引资分析 98
五、橡胶产业招商引资分析 98
六、农副食品业招商引资分析 99
七、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引资分析 99
八、交通运输业招商引资分析 100
第二篇 细分类型篇 101
第六章 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分析 101
第一节 综合保税区发展概况 101
一、综合保税区业务功能 101
二、综合保税区发展特点 101
三、综合保税区发展概况 101
四、综合保税区发展建议 102
第二节 保税港区发展现状分析 104
一、保税港区发展状况分析 104
(一)保税港区业务功能 104
(二)保税港区发展优势 104
(三)保税港区发展现状 105
二、保税港区投资建设分析 107
(一)保税港区建设工作 107
(二)保税港区建设情况 109
三、保税港区运营情况分析 110
(一)保税港区经营情况 110
(二)保税港区进出口情况 113
(三)保税港区运输规模 114
四、保税港区发展制约因素 115
五、保税港区发展战略选择 117
(一)国际航运中心战略 117
(二)自由贸易港战略 120
(三)离岸金融中心战略 121
(四)无水港战略 122
(五)港城一体化战略 124
(六)毗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24
第三节 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分析 126
一、综合保税区建设情况分析 126
(一)综合保税区建设数量 126
(二)保税区从业人员数量 128
(三)综合保税区批准面积 129
(四)综合保税区封关面积 131
二、综合保税区固定资产投资 133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133
(二)保税区的房屋面积 133
三、综合保税区经营情况分析 134
(一)综合保税区工业产值 134
(二)综合保税区营业收入 134
(三)综合保税区税收收入 134
四、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情况 135
(一)保税区招商引资规模 135
(二)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35
(三)合同利用外资情况 135
(四)实际到位资金情况 136
五、综合保税区的进出口贸易 136
(一)保税区进口贸易情况 136
(二)保税区出口贸易情况 139
六、综合保税区业务发展分析 142
(一)保税区加工业运营情况 142
(二)保税区物流业运营情况 142
第七章 中国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143
第一节 保税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143
一、保税物流市场发展分析 143
(一)保税物流特点分析 143
(二)保税物流发展现状 147
(三)保税物流创新发展 148
二、保税物流园区研究界定 149
三、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分析 151
(一)国际中转 151
(二)国际配送 151
(三)国际采购 152
(四)国际贸易 152
四、保税物流园区海关监管分析 153
五、保税物流园区的SWOT分析 153
(一)保税物流园区优势 153
(二)保税物流园区劣势 154
(三)保税物流园区机遇 155
(四)保税物流园区威胁 156
六、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对策分析 157
第二节 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162
一、保税物流园区建设情况分析 162
(一)园区批准及封关面积 162
(二)园区的从业人员情况 162
二、保税物流园区固定资产投资 162
(一)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162
(二)园区房屋建筑面积情况 163
三、保税物流园区经营情况分析 163
(一)物流园区营业收入情况 163
(二)物流园区税收收入情况 163
四、保税物流园区招商引资情况 163
(一)园区招商引资规模情况 163
(二)园区合同利用外资情况 164
(三)园区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164
五、保税物流园区的进出口情况 164
(一)保税物流园区进口情况 164
(二)保税物流园区出口情况 165
第三节 保税物流园区业务发展分析 166
一、保税物流园区物流业运营分析 166
(一)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分析 166
(二)物流园区物流业运营情况 167
二、保税物流园区贸易业运营分析 167
(一)物流园区贸易企业分析 167
(二)物流园区贸易业运营情况 167
三、保税物流园区加工业运营分析 168
第八章 中国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分析 170
第一节 出口加工区发展概况 170
一、出口加工区申请审批分析 170
(一)出口加工区审批标准 170
(二)出口加工区审批流程 171
二、出口加工区发展评估体系 171
三、出口加工区设立数量分析 173
四、出口加工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75
第二节 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分析 180
一、出口加工区发展情况分析 180
(一)加工区批准及封关面积 180
(二)加工区的从业人员情况 180
二、出口加工区固定资产投资 180
(一)加工区资产投资规模 180
(二)加工区房屋建筑面积 181
三、出口加工区工业总产值分析 181
四、出口加工区经营规模分析 181
(一)加工区营业收入规模 181
(二)加工区税收收入规模 182
五、出口加工区招商引资情况 182
(一)保税区招商引资规模 182
(二)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82
(三)合同利用外资情况 182
(四)实际到位资金情况 183
第三节 出口加工区细分业务分析 183
一、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业务分析 183
二、出口加工区仓储物流业务分析 183
三、出口加工区商品展销业务分析 183
第四节 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贸易分析 184
一、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体情况分析 184
二、出口加工区进口市场情况分析 186
(一)出口加工区进口总体情况 186
(二)出口加工区进口来源地区 188
(三)出口加工区进口商品情况 189
三、出口加工区出口市场情况分析 189
(一)出口加工区出口总体情况 189
(二)出口加工区出口流向地区 191
(三)出口加工区出口商品情况 191
四、出口加工区进出口市场前景分析 191
第九章 中国典型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分析 193
第一节 洋山保税港区 193
一、保税区区位优势分析 193
二、保税区优惠政策分析 193
三、保税区固定资产投资 194
四、保税区经营收入分析 194
五、保税区税收收入分析 194
六、保税区招商引资分析 194
七、保税区的进出口贸易 195
八、保税区入驻企业情况 195
九、保税区产业运营情况 195
(一)物流业运营情况 195
(二)加工业运营情况 196
(三)运输业运营情况 196
第二节 烟台保税港区(研究内容同上) 196
第三节 青岛保税港区 200
第四节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203
第五节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206
第六节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 208
第七节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211
第八节 淮安综合保税区 213
第九节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215
第十节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216
第十章 中国典型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220
第一节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220
一、物流园区区位优势分析 220
二、物流园区优惠政策分析 220
三、物流园区固定资产投资 222
四、物流园区经营收入分析 222
五、物流园区招商引资分析 223
六、物流园区的进出口贸易 223
七、物流园区入驻企业情况 223
八、物流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223
第二节 深圳保税物流园区(研究内容同上) 224
第三节 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 226
第四节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228
第五节 广州保税区 229
第六节 深圳保税区 231
第七节 宁波保税区 231
第八节 张家港保税区 235
第九节 海口保税区 237
第十节 厦门象屿保税区 239
第十一章 中国典型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分析 243
第一节 天津出口加工区 243
一、出口加工区区位优势分析 243
二、出口加工区政策优惠分析 243
四、出口加工区经营收入分析 244
五、出口加工区招商引资分析 244
六、出口加工区的进出口贸易 245
七、出口加工区入驻企业情况 246
八、出口加工区产业发展情况 246
第二节 河北秦皇岛出口加工区(研究内容同上) 247
第三节 辽宁大连出口加工区 251
第四节 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 257
第五节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261
第六节 江苏无锡出口加工区 265
第七节 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 267
第八节 山东青岛出口加工区 270
第九节 广东深圳出口加工区 273
一、出口加工区区位优势分析 273
二、出口加工区优势分析 273
三、出口加工区功能 273
四、出口加工区入驻企业情况 274
五、出口加工区配套产业园 275
第十节 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 276
一、出口加工区区位优势分析 276
二、出口加工区优惠政策分析 277
三、出口加工区固定资产投资 277
四、出口加工区经营收入分析 277
五、出口加工区招商引资分析 278
六、出口加工区的进出口贸易 278
七、出口加工区入驻企业情况 278
八、出口加工区产业发展情况 279
第四篇 前景策略篇 280
第十二章 2016-2020年中国保税区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融资策略 280
第一节 2016-2020年中国保税区趋势预测趋势分析 280
一、保税区发展趋势分析 280
二、保税区趋势预测分析 280
(一)综合保税区趋势预测 280
(二)保税物流园区趋势预测 281
(三)出口加工区趋势预测分析 283
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保税区投融资机会策略 283
一、保税区的投资驱动因素 283
二、保税区的投资机会分析 284
(一)综合保税区的投资机会 284
(二)保税物流园区投资机会 284
(三)出口加工区的投资机会 285
四、保税区投融资策略分析 285
第三节 2016-2020年中国保税区投融资风险分析 285
一、政策风险分析 285
二、经济风险分析 286
三、进出口风险 286
四、国际利率风险 287
第十三章 中国保税区转型升级投资策略分析 288
第一节 中国自由贸易园区运营发展分析 288
一、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区别 288
二、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类型分析 293
(一)转口集散型 293
(二)贸工结合型 294
(三)出口加工型 294
(四)保税仓库型 295
(五)商业零售型 295
(六)自由港型 295
三、自贸区申报一般流程 295
(一)研究论证 295
(二)初步方案 296
(三)部委调研 296
(四)方案上报 296
(五)方案审批 296
(六)正式批准 296
四、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目标分析 296
五、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情况 297
(一)贸易园区区位优势 297
(二)贸易园区产业定位 298
(三)贸易园区入驻企业 298
(四)贸易园区运行情况 300
六、自由贸易园区申报试点情况 301
第二节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发展分析 305
一、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阶段分析 305
(一)试点阶段(2003-2006年) 305
(二)调整阶段(2007-2010年) 307
(三)巩固阶段(2011-2015年) 307
二、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可行性分析 308
(一)保税区向自贸区转型的必要性 308
(二)保税区向自贸区转型的可行性 309
三、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评价因素 311
(一)经济实力因素分析 311
(二)软环境因素分析 312
(三)硬环境因素分析 318
(四)发展潜力因素分析 322
四、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 326
(一)经济增长效应 326
(二)对腹地的拉动效应 327
(三)产业结构效应 328
五、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分析 330
六、国外自贸区发展对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启示 335
第三节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策略 336
一、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模式 336
(一)区港联动模式 336
(二)海关管理模式 337
(三)税收管理模式 337
(四)外汇管理模式 338
二、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目标 338
(一)功能定位转型 338
(二)地理位置转变 339
(三)管理模式转变 339
三、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实践 339
(一)功能政策接轨 339
(二)管理模式接轨 340
(三)监管方式接轨 340
(四)物流人才接轨 340
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举措 341
(一)争取政策 341
(二)监管创新 341
(三)功能整合 342
(四)体制突破 342
(五)集约发展 343
(六)服务联动 343
五、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对策 344
六、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策略 345
第四节 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分析 346
一、出口加工区转型保税区可行性分析 346
(一)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优势 346
(二)出口加工区转型的可行性 348
二、出口加工区转型保税区需求分析 350
三、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的功能定位 353
四、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55
(一)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 355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 359
(三)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 361
五、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363
六、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的战略分析 374
七、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的实施对策 380
第五节 保税区向产业新城转型升级策略分析 387
一、政策与功能融合分析 387
二、功能区空间融合分析 388
三、新区产业升级战略 388
四、产业新城融合规划 389
五、人力资源融合规划 389
第六节 保税区转型升级典型案例运营分析 390
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区分析 390
(一)外高桥保税区转型的优势分析 390
(二)外高桥保税区转型可行性分析 391
(三)外高桥保税区转型的建议分析 391
二、大连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区分析 397
(一)大连保税区转型的战略意义 397
(二)大连保税区转型的SWOT分析 398
(三)大连保税区转型的运行情况 400
(四)大连保税区转型的战略分析 401
三、青岛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港区分析 402
(一)青岛保税区转型的战略意义 402
(二)青岛保税区转型的优势分析 402
(三)青岛保税区转型的运作模式 404
(四)青岛保税区转型的目标模式 406
(五)青岛保税区转型的步骤分析 407
四、天津港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区分析 411
(一)天津港保税区转型的优势 411
(二)天津港保税区转型可行性 413
(三)天津港保税区转型功能定位 414
(四)天津港保税区转型实现途径 415
(五)天津港保税区转型的政策建议 415
五、深圳盐田保税区转型升级分析 416
(一)盐田保税区转型的优势分析 416
(二)盐田保税区转型的功能定位 420
(三)盐田保税区转型的产业升级 421
六、深圳福田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区分析 424
(一)福田保税区转型的优势分析 424
(二)福田保税区转型的定位目标 426
(三)福田保税区转型的产业升级 427
第七节 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案例分析 429
一、昆山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29
二、福州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30
三、潍坊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32
四、郴州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34
五、泉州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34
六、赣州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36
七、镇江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38
八、南通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40
九、嘉兴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41
十、嘉定出口加工区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分析 443
略……
2014年全国保税区共完成工业产值5816.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全国特殊区域工业产值28.6%。其中有3家保税区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天津港和深圳保税区量速齐升,分别完成工业产值1841.6亿元和1494.5亿元,增长11.0%和16.7%;张家港保税区完成1147.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胜咨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保税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预测报告》介绍了保税区行业相关概述、中国保税区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保税区行业的现状、中国保税区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保税区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保税区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保税区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保税区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利用三胜产业研究中心长期对保税区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采用与国际同步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保税区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购买了此报告的人也购买了以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高新区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售价:¥9500
-
2016-2020年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售价:¥9500
-
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建设模式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售价:¥9500
-
2016-2020年中国村镇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与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售价:¥9500
-
2016-2020年中国临空经济区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售价:¥9500
报告价值
更多热销的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精密测量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精密测量行业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行业分析及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行业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展览服务行业市场形势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市场管理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模式分析与投资潜力研究预测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婚纱摄影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盈利分析报告
- [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养老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创新分析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咨询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文化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价值分析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市场管理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咨询预测报告
- [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奢侈品行业运营格局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预测报告
购买报告仅需3步
- 来电或在线洽谈购买细节
- 填写并发送报告订购表
- 通过银行汇款支付购买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