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国内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10万份行业报告 ·丰富成功案例

全链条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2022-10-12 9:33:35  来源:经济日报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作为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有望再获丰收。如何让百姓吃得饱,更吃得好、吃得放心?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安全怎样保障,才能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标准体系精准导航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吉林梅河口市曙光镇西太平村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1200多亩水稻已经收割完毕,正在烘干入仓。理事长姜连武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种植的高品质水稻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在通过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检验后,每斤水稻收购价格达2.3元,远高于市场价,每斤大米价格达10元至50元。


  先进的标准体系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从田间到餐桌的环节众多,粮食面临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环境污染等风险因素较多,保障质量安全的压力较大。还要看到,在国际贸易中,标准质量已成为重要的非关税措施,在提升粮油产业竞争力、促进优质粮油产品进口、赢得贸易主动权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粮食标准体系建设,既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也有助于提升粮油产业竞争力。


  粮食标准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国加强粮食质量标准工作,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取得明显成效。如组织修订了《小麦》《玉米》《大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动发布了《大米》《小麦粉》《菜籽油》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重点国家标准;强化源头把关,初步建立了粮油质量安全快检方法行业标准体系。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管理的粮食标准662项,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我国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方法标准与国际标准已基本一致,为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负责人说。


  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须臾不可放松。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负责人表示,要坚持目标导向,完善粮食标准体系。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完善以绿色为导向的标准立项机制,健全安全底线标准、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加大重点标准和传统特色粮油产品标准的研究制定力度,持续提升标准供给水平。围绕粮食节约行动,制定修订口粮和食用油加工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等指标,积极引导发展粮油适度加工,尽快改变过度追求“精米白面”倾向,提高粮油产品出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副产品利用率,减少加工损耗和营养流失。围绕粮食国际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积极转化先进适用国际标准,推进国际国内粮油标准化融合发展。


  检验监测全程把关


  轻轻一扫二维码,便可知面前这袋米的“前世今生”;找找袋子上的标签标识,就能判断里面的面粉是更适合蒸有嚼劲儿的馒头还是烤松软的面包,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操作的背后,反映了近年来国家在推动粮油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方面的有力成效。


  把优质粮食从农田端到餐桌,涉及生产、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如真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不良企业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销售环节掺假使假、以次充好,等等。因此,需要严防、严管、严控粮食质量安全风险,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


  提高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水平,对保障粮食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新建和改造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和粮食企业检化验室1500余个,在优化种植结构、维护农民利益、服务粮食收购、强化库存监管等方面,履行质检把关保障职能。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相关小麦、油菜籽主产省份粮食和储备部门开展了2022年新收获小麦和油菜籽等夏季粮油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第一时间掌握新产小麦、油菜籽质量安全状况,为分析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合理制定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严格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是守牢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负责人表示,要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监测能力,强化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切实发挥对加强源头管理、把好粮食收购关、开展应急处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转变粮食质量管理理念和方式,树立主动监管意识,建立日常监管、专项检查、案件调查协同发力机制,推动“四不两直”、“飞行检查”、交叉检查常态化,确保库存粮食质量良好、食用安全,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粮食数量质量并重,粮食质量安全态势总体向好,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要依法治理,扎紧粮食质量安全制度‘笼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负责人说。


  要强化立法,用法治规范引领粮食质量安全,实现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快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修订《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等规章,形成配套完善的粮食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要压实收储企业主体责任、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质量安全治理效能。


  要精准普法,增强全社会粮食质量安全意识,使维护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成为全民共识。在粮食质量安全普法中,各级领导干部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担负重要责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粮食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不断增强使命担当,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增强普通群众的粮食质量安全意识,将粮食质量安全意识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持续增强食品全链条从业人员粮食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扛牢生产、经营责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检验,不断提高食品质量,以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用好已有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守护好粮食质量安全。如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大幅提高了罚款的额度,增设“处罚到人”制度。这有助于倒逼相关企业生产经营者负起第一责任,能够诚信守法经营,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强化标准引领、提升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强化法治保障外,还应注重加强科研创新,推进粮食行业产学研用融合,加大粮食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粮油加工、粮机装备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动高标准粮仓建设,提升粮食保质保鲜储存水平,努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经济日报记者刘慧纪文慧)

 

 

     农林牧渔市场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S46


"中国有能力有底气确保粮食安全"
"中国有能力有底气确保粮食安全(望海楼)眼下,春耕春播进入扫尾阶段。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的九成以上,进度快于去年。从南到北,农民们正在田间地头挥汗耕耘,抢抓农时促丰收。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以更开放姿态促进全球粮食贸易"
"确保粮食稳定进口,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坚定不移推动粮食市场高水平开放。从企业层面来看,要进一步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与国内外粮食企业、货运企业、运营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来了!一粒粮食背后蕴含怎样的价值?"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国农业科学院做过估算,我国的粮食全产业链总损耗率约为12%,在播种、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本来就因为设备和技术局限而"...
"国家统计局关于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768千公顷(175152万亩),比2019年增加704千公顷(1056"...
"大闸蟹延期上市,竟是持续高温惹的祸"
"近日,多地大闸蟹陆续开捕上市,在国庆节前迎来预订高峰,恭候多日的食客们感叹“终于等到你”。此前,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部分阳澄湖、太湖等主要产区的大闸蟹延期上市。那么,高温天气是如何延缓大闸蟹"...
"从第一槌到新赛道,鲜花拍卖如何与产业同行?"
"鲜花拍卖20余年,给产业带来了哪些改变?面对巨大的消费潜力与新赛道的竞争,鲜花拍卖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观察鲜花拍卖走过的历程,对中国农产品拍卖行业的发展颇具参考价值。说到中国花卉产业,位于云"...
"枸杞之乡:激发特色产业新活力"
"枸杞茶、枸杞原浆、枸杞蜂蜜、枸杞啤酒、枸杞卡瓦斯饮料……作为“枸杞之乡”,近年来,新疆精河县每年都有枸杞新产品上市。今年,精河在去年枸杞种植面积10万亩基础上,计划再新增10万亩;同时,坚持"...
"植物“诺亚方舟” 翻开植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
"国家植物园将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本报记者马爱平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近日迎来“满"...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图片等版权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 推动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详细]

张奥平:设立北交所的意义与影响

9月2日晚,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将继...[详细]

熊亮华:在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下努力

原件标题:熊亮华:在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下努力实现稳定增长科学确定经济增速目标引领全年经济工作,是推动我国经济...[详细]

王一鸣: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核心提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回升,支持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详细]

胡必亮:疫情过后,全球化如何健康发展

原标题:胡必亮:疫情过后,全球化如何健康发展?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经济学教授新冠肺炎疫...[详细]

夏锦文:良好的城市治理展现现代化水平

原标题:夏锦文:良好的城市治理展现现代化水平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详细]

深圳运营机构: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业务咨询QQ:2786811657 2786123997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Copyright © 2004-202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