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大成企业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2016年民营经济发展与民间投资重要数据分析报告》建议,破除行政垄断,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鼓励民间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3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731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7%,增速比1-2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但是仍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9.2%的速度。此前2016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2%,大幅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上述报告指出, 2015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逐步下行,在2016年6月首次出现增速负增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时期,全国投资包括民间投资不可能再保持过去的高速增长势头。这是基本面因素。
2、民营企业财产安全感缺乏与投资信心不足。这是短期因素。
3、政策制定滞后。国家的民间投资支持政策虽然不断出台,但总体上跟不上经济与投资减速的步伐。这是中长期因素。
4、政策执行受阻。国家的民间投资支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这主要是中长期因素。
5、境外投资虹吸。境外投资的相对比较优势明显吸引了国内民间投资的部分存量与增量转移境外。这主要是短期因素。
2015年,中国海外投资首次超过外商对中国投资,成为资本净流出国。2016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合1260.0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中国企业海外非金融类投资1701.1亿美元,资本净流出441.1亿美元。
资本净流出是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更大程度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结果。
6、货币增量主要流向房地产业与金融等各类虚拟经济。这是中短期因素。
针对以上民间投资下滑的紧迫形势,上述报告除了鼓励打破垄断外,还提出了以下建议:
1、全面树立新观念,充分肯定私人财产与企业家财富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2、下大决心、出大政策,坚决地、果断地解决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的利益差距极端拉大问题。
3、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完善财产平等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推进行政与司法执法公正,为民间投资提供永久性安全保障。
4、强化政策预期与执行,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出台政策,监督政策落实,提高政策实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推动产权保护举措落地,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目前,民间投资的增速正在快速回升。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