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万吨,% |
|||||
|
时间 |
本月产量 |
同比增长 |
本月止累计 |
累计增长 |
生铁 |
2015年12月 |
5,333.00 |
-7.1 |
69,141.00 |
-3.5 |
2016年2月 |
-- |
-- |
10,539.20 |
-7 |
|
2016年3月 |
6,019.90 |
2.2 |
16,611.90 |
-4.1 |
|
2016年4月 |
5,842.00 |
-2 |
22,485.60 |
-3.7 |
|
2016年5月 |
6,065.00 |
-0.2 |
28,550.60 |
-2.8 |
|
2016年6月 |
5,974.00 |
1.8 |
34,533.20 |
-2.1 |
|
2016年7月 |
5,780.70 |
1.7 |
40,324.50 |
-1.4 |
|
2016年8月 |
6,019.00 |
3.6 |
46,916.00 |
-0.8 |
|
2016年9月 |
5,931.70 |
4.1 |
52,824.60 |
-0.3 |
|
2016年10月 |
5,875.90 |
3.6 |
58,635.30 |
0.1 |
|
2016年11月 |
5,722.80 |
5.3 |
64,326.10 |
0.4 |
|
2016年12月 |
5,746.90 |
4.1 |
70,073.60 |
0.7 |
|
粗钢 |
2015年12月 |
6,437.00 |
-5.2 |
80,383.00 |
-2.3 |
2016年2月 |
-- |
-- |
12,106.90 |
-5.7 |
|
2016年3月 |
7,065.30 |
2.9 |
19,200.50 |
-3.2 |
|
2016年4月 |
6,942.10 |
0.5 |
26,142.20 |
-2.3 |
|
2016年5月 |
7,050.00 |
1.8 |
32,995.00 |
-1.4 |
|
2016年6月 |
6,946.90 |
1.7 |
39,956.30 |
-1.1 |
|
2016年7月 |
6,680.70 |
2.6 |
46,651.60 |
-0.5 |
|
2016年8月 |
6,857.00 |
3 |
53,632.00 |
-0.1 |
|
2016年9月 |
6,817.00 |
3.9 |
60,377.00 |
0.4 |
|
2016年10月 |
6,850.80 |
4 |
67,296.00 |
0.7 |
|
2016年11月 |
6,629.00 |
5 |
73,893.70 |
1.1 |
|
2016年12月 |
6,721.90 |
3.2 |
80,836.60 |
1.2 |
|
钢材 |
2015年12月 |
9,528.00 |
-3.4 |
112,350.00 |
0.6 |
2016年2月 |
-- |
-- |
16,228.00 |
-2.1 |
|
2016年3月 |
9,922.50 |
3.3 |
26,230.10 |
0 |
|
2016年4月 |
9,667.60 |
0.5 |
35,948.70 |
0.2 |
|
2016年5月 |
9,946.00 |
2.1 |
45,854.00 |
1 |
|
2016年6月 |
10,071.50 |
3.2 |
55,992.10 |
1.1 |
|
2016年7月 |
9,593.60 |
4.9 |
65,704.90 |
1.9 |
|
2016年8月 |
9,791.00 |
4 |
75,511.00 |
2.2 |
|
2016年9月 |
9,809.30 |
4.3 |
85,178.00 |
2.3 |
|
2016年10月 |
9,767.90 |
4.1 |
94,829.40 |
2.4 |
|
2016年11月 |
9,540.40 |
1.7 |
104,344.30 |
2.4 |
|
2016年12月 |
9,571.10 |
-0.2 |
113,801.20 |
2.3 |
阅读相关产业数据:
【统计表】2016年12月中国钢铁或铝制结构体及其部件进口量
【统计表】2016年12月中国钢铁棒材进口量
【统计表】2016年12月中国钢铁管材及空心异形材进口量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钢铁制造行业投资前景分析与转型升级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16-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指标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咨询报告》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