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5%;形成5个产值10亿元规模的新支柱产业;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全球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数据显示,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8%,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绿色低碳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主要发展的五大领域。其中,绿色低碳领域中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
“规划的目标是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替代传统房地产、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员表示。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彭玉镏对记者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弯道超车。”
彭玉镏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其发展事关全局和长远,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谋篇布局,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新动力,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市场人士认为,《规划》的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宽带乡村示范工程、“互联网+”工程等21个重点工程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抓手,通过政策落实和试点等带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发展。到2020年,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