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中国计划恢复进口美国牛肉 国内养牛业面临冲击

食品饮料  2016-9-29 15:16:2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3年过去了,如今一旦美国牛肉能光明正大地走上中国人的餐桌,肯定要对国内牛肉市场造成压力,虽然未来会有多少美国牛肉正式通关进口到中国市场不得而知,但肯定要远大于2003年禁令前每年4000吨的水平。
  
  持续13年禁令之后突然传出消息,中国计划恢复进口来自美国的牛肉产品。中国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本月22日发表声明说,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即日起有条件解除农业部、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美国30月龄以下剔骨牛肉、带骨牛肉的禁令,允许符合中国追溯体系要求和检验检疫要求的美国牛肉对华出口。
  
  美国农业部迅速作出表态称,这是中国政府恢复美国牛肉和牛肉产品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的第一步,并期待进一步洽谈关于允许牛肉进口贸易恢复的具体条件。事实上,现在美国牛肉的供应商迫不及待想进入中国市场,有的已经开始了实质性步骤。不过这个消息对于中国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中国消费者有望享受到价格更低的进口牛肉,不过紧接着人们就开始思索:中国的养牛业还扛得住吗?
  
  本周,“2016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巴西、荷兰、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肉类组织或企业齐聚这里,显然他们都对中国的肉类市场抱有极大希望。这一场景其实是国外同业对中国肉类市场所寄予希望的一个缩影,“现在至少有全球70多家品牌筹划尽早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一位行业人士介绍,中国人的肉食摄入正在明显增多,“而且增量主要是在牛羊肉而不是中国传统的猪肉上,这对国外肉商是巨大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与中国人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要摄取食物相比,西方人的肉类摄取比例明显更高,这种生活习惯的差异也被很多国外肉商视为巨大商机。”
  
  市场
  
  美国错过中国牛肉黄金增长期
  
  2003年底,美国牛肉和牛肉产品被检测出被牛脑海绵状病感染,即人们俗称的“疯牛病”。随后中国便停止了对绝大部分美国牛肉的进口。而在这之前,美国是中国牛肉的主要来源国,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2003年中国的牛肉进口总额为1500万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牛肉进口额就高达1000万美元。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牛肉进口在2010年以后开始呈现出井喷状态。去年中国的牛肉进口额已经高达23亿美元,较12年前增长了15倍以上。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中国的牛肉进口将达82.5万吨,或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牛肉进口国,成为全球牛肉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但在这场牛肉盛宴中,美国因为进口禁令几乎没有抢到份额。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牛肉来自澳大利亚、乌拉圭和新西兰等国。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相继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自贸协定后,这两个国家的牛肉开始大举涌入中国市场。
  
  当然,由于近几年中国每年牛羊肉市场缺口达200万吨以上,因此除了正规渠道进口牛肉外,走私也是牛肉进口中不可忽视的渠道。据海关人员介绍,目前我国走私牛肉主要来源于巴西、印度、美国,这些牛肉通过不规范电商以及批发市场等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目前走私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牛肉价格大致在每公斤25元左右,成本优势明显。据称,每走私1吨牛肉的毛利2万至3万元。不过,走私终归不是市场主流,这就意味着在中国牛肉需求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内,美国一直只能在外围做观众而无法进场比赛。
  
  现状
  
  每斤10元 美国牛肉“太便宜了”
  
  很多逛过美国超市的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叹,“肉太便宜了!”牛肉是美国人的主要肉食品类,在美国的普通超市里,每磅1至2美元的促销牛肉并不少见,折合后相当于每斤10元人民币左右。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的牛肉价格正处于近几年来价格低谷。今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美国肉牛的均价同比下滑了25%。美国肉类出口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出口牛肉约107万吨,货值63亿美元,降幅均超过10%。来自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显示,到2017年美国优质肉牛的均价将继续下跌,约合每公斤17至19元人民币。
  
  价格的快速下跌包含牛肉需求减少的原因,因此尽快打通出口中国的通路是拯救美国牛肉的重要途径,因为出口对于美国的牛肉产业至关重要。2015年美国牛肉出口到全球112个国家,出口总额达到58亿美元。总体来看,美国牛肉出口量约占美国牛肉供应总量的14%。失去中国这个最具潜力的市场使得美国牛肉业显然是残缺的。为此,在过去十几年间,曾经多次传出中美商谈恢复牛肉贸易的消息,但最终都未能实现。如果此次真能恢复通往中国市场的道路, 无论从规模还是结构上,美国的牛肉出口都会产生质的飞跃。
  
  分析
  
  成本差异将让中国牛“压力山大”
  
  在中国市场,虽然近一年来牛肉价格没有像猪肉那样疯涨,但目前仍处于每公斤40至50元的水平线上,与美国牛肉的成本差异明显。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牛肉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化不足导致养殖成本较高,在安全管理、过程管理、效率管理上与国外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中国饲料价格偏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原粮,中国目前玉米、小麦与美国相比都要高一倍左右的成本。
  
  尽管养殖成本已经高企,但是目前中国养牛行业依然处于微利行业,甚至一遇到风吹草动还有亏损的可能,因此放开美国牛肉后的产业影响不容小视。“13年过去了,如今一旦美国牛肉能光明正大地走上中国人餐桌,肯定要对国内牛肉市场造成压力,虽然未来会有多少美国牛肉正式通关进口到中国市场不得而知,但肯定要远大于2003年禁令前每年4000吨的水平。”由于这些环节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善,因此业内人士预计禁令放开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牛肉恐怕要承受来自美国牛肉的巨大压力。
  
  前景
  
  禁令可能逐步取消 缓解中国牛压力
  
  但也有人表示,禁令也可能会逐步取消,以减缓对中国同业的压力。另外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成规模的养牛公司较少,牛肉的来源相当部分来自于淘汰的奶牛。美国牛肉恢复对中国出口后,养殖场淘汰乳牛的销售价格预计也将受到影响,这甚至又会影响到乳业产业链。
  
  另一方面,一旦美国牛肉解禁,也会给其他牛肉出口国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第一个受影响的可能是澳大利亚。由于旱灾造成澳大利亚可供宰杀的牛短缺,导致澳大利亚的牛肉价格暴涨,使得今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牛肉出口已经下降了35%。美国牛肉的解禁,可能导致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
  
  美国重返中国市场,面临的另一个主要竞争对手是巴西。目前,巴西牛肉的价格比美国和澳大利亚都要低。针对这一情况,美国业者已经着眼于抢占高端市场。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15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快速发展,保险细分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安全需求成为人们的最大需求。因此,随着...[详细]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智能家居市场增长迅猛,市场广阔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成熟与迅速发展,智能家居市场也得...[详细]

一致性评价加速,国内仿制药行业迎来新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大力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特别是2016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详细]

供应链金融迎来政策契机,行业发展潜力

201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详细]

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和使用已有超过90年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漫长的萌芽期和酝酿期之后,无人机...[详细]

养生保健将达万亿规模,国内外企业群雄

养生保健的概念在国内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管子的“养生”之说,而后儒道两家推崇的修身养性、饮食有...[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