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润啤酒告诉记者,除了进口啤酒的冲击,消费者追求健康和高端消费等理念,更多的消费转向红酒和进口精酿啤酒,红酒销量一直在稳定增长,对啤酒有替代消费的作用,直接挤占国产啤酒的市场。
不过华润啤酒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却称利润增长,受到质疑。
据半年报,华润啤酒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增长45.1%。半年报中称,公司针对市场不利因素提高费用效率,控制费用开支,加之部分原材料成本下降,使盈利状况有所改善。
华润啤酒一季报显示华润当期实现营收68.53亿元,净利4.42亿元。二季度实现营收83.60亿元、净利1.63亿元,增幅分别为22.00%、-63.12%。在二季度天气炎热的情况下销量没有大幅增长,利润却大幅下滑。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人朱丹蓬告诉记者,用控制成本的方式实现盈利只在短时间内有效,并且有可能会在下一财报周期反弹。销量下滑的同时利润也有下滑,报表会非常难看,管理层对股东和资本市场无法交待,为避免出现这种尴尬,应该不排除有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处理报表,以达到掩盖亏损目的的可能。
瓶装啤酒成下滑主力
啤酒产品结构以及行业格局也都在进行调整。
多地经销商向记者表示,易拉罐装啤酒销量基本与以往持平,但瓶装啤酒下滑严重,瓶装啤酒主要供应餐饮渠道,这一类型的啤酒销量下滑与“反腐”以来高端餐饮受冲击有关。
陕西某啤酒经销商刘安(化名)证实了相应的观点,罐装啤酒多为高端啤酒,针对个人消费者的瓶装啤酒相对低端,罐装啤酒销量在增长的同时,瓶装啤酒销量下滑。
刘安此前经销低端品类,但现在动销困难,而高端啤酒比以往更受欢迎,销量增加明显,他表示以后要增加高端啤酒的推广,减少低端啤酒的运营量。
业内人士认为,啤酒行业有单价低、利润薄的特性,销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行业整合以抵抗下滑带来的风险的要求更为迫切,未来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将增加。
华润主席陈朗表示,中国按销量统计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且啤酒行业正在转型,预期将来销量增速有所放缓而消费逐渐升级。行业将会出现进一步整合机会,华润将关注合适潜在收购机会以拓展业务,确保市场领先地位。
目前,几乎大部分的公司都在调整:百威英博收购南非米勒,已获商务部通过,7月2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百威英博啤酒集团收购英国南非米勒酿酒公司股权案,而华润啤酒也借机收购南非米勒掌握的华润雪花40%的股权,成为国内最大啤酒公司。
相比其他公司的扩张,嘉士伯则一直在关停中国境内生产公司,去年嘉士伯关闭重庆啤酒旗下全资子公司九华山公司、永川分公司;今年又关闭重庆啤酒黔江分公司、六盘水公司和亳州公司。
方刚认为短时间内,啤酒市场相对稳定,主要是华润雪花和百威英博两家独大,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作为第二梯队五家竞争的五强格局。
根据2015年年报计算,雪花啤酒2015年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3%,青岛啤酒为18%,百威英博是15.8%,燕京啤酒为10%,嘉士伯为7%。
朱丹蓬认为,国内啤酒企业格局几年内会发生较大变化。百威英博合并南非米勒之后,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企业,国家考虑到消费品行业许多领域都被大型外资占据,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威胁,为对抗合并后的百威英博,华润啤酒会收购燕京啤酒增强实力以保护民族啤酒产业。嘉士伯在中国发展失利后会退出中国,中国将在数年内为华润啤酒、百威英博、青岛啤酒三强争霸的格局。
- 中粮吞进尼德拉 全球化资源整合加速
- 合生元上半年逆袭 营收30亿净利增97.6%
- 聚焦雅士利中报:布局继续优化 培养新品稳健上升
- 行业不景气 亲亲食品上市后首份成绩单惨淡
- 康师傅荣获全球食品工业产品创新大奖
- 蒙牛业绩中报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两成 受现代牧业拖
- 习酒韵藏天下技术鉴定会于上海举行
- 可口可乐调整特许权分配 中国食品拟出售部分装瓶
- 锐澳业绩暴跌 预调鸡尾酒百亿泡沫破灭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