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气囊事件持续发酵,截止到7月28日,已致国内实施缺陷汽车召回的数量较2015年同比增长107%,其中主要受高田气囊事件影响的日系品牌召回车辆占总召回车辆数过半,且该数据仍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另据广汽本田日前发布的召回计划显示,其决定自2016年8月10日起,召回其生产的部分国产及进口轿车,共计182.37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广汽本田这一召回为今年以来因高田气囊事件而产生的最大单次召回计划,但这并非最后一次涉高田事件的召回。考虑到去年本田整体因高田气囊事件拖累,造成当期财年利润高达30%以上的下降,市场担忧广汽本田业绩也将因此受到拖累甚至被动出现较大影响。
七大车系均涉召回
作为高田公司最大的客户,本田无疑是高田气囊事件中受影响最大的汽车公司。受其波及,国内本田合资企业也难逃“躺枪”命运。
日前,广汽本田一次性发出旗下七大品牌涉高田气囊事件车辆的大规模召回计划。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广汽本田决定自2016年8月10日起,召回其生产的部分国产雅阁、奥德赛、歌诗图、飞度、锋范、理念S1及进口讴歌RL轿车,共计182.37万辆。其中,召回单品数量最多的是2003~2011年款雅阁轿车,涉及召回117.9万辆,其次是2009~2011年款锋范轿车,共计35.95万辆以及2005~2008年款奥德赛轿车,共计14.86万辆。
根据公告显示,广汽本田此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的副驾驶席前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上述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自2014年6月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对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开展了缺陷调查,并发布了高田气囊安全提示。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因为高田气囊上述问题又约谈了包括广汽本田在内的多家整车生产者,要求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费者的行车安全。而受调查影响,广汽本田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根据计划,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副驾驶席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以消除安全隐患。
事实上,这已经是因为高田气囊事件,广汽本田在2016年年内进行的第二次主动召回。因规模达到182.37万辆之巨,广汽本田相关方面表示:上述召回“是因涉及高田气囊而进行召回。广汽本田是负责任的企业,对于存在缺陷的产品,我们将严格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记者致电广汽本田服务电话咨询该召回计划,其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因为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存在伤人的安全隐患,虽然公司截止到目前从未发生过相关的安全事件,但为了保证客户的安全公司进行了此次召回。可以看到,此次召回涉及的是2002年到2011年生产的部分产品,此后的产品并不存在相关的问题,如有购车计划可对此放心。”同时该工作人员提及,此次召回计划并无截止日期等时间限制,随时可以预约进行更换。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成都广汽本田某4S店了解到,由于目前召回量较大,前往进行相关部件更换的用户较多,现可供更换的零部件处于无货状态。不过工作人员表示,“已在积极准备,最迟9月就将到货。”而记者联系到北京等地部分4S店,整体来看大部分已经到货,缺货状态的4S店也在积极安排。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目前发现了相关问题并主动召回对于消费者是一种保护措施。由于召回越来越常态化,作为正常机制预计也不会对涉及的相关合资厂商的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财务压力持续增加
虽然广本大规模召回祸起高田气囊,但截止到目前,高田方面并未和汽车厂商就召回所需费用的分担比例达成协议。高田方面认为各方对气囊存在不安全性的原因还未达成一致。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最终责任认定仍难落地。在此背景下,目前的召回费用大多由汽车厂商先行垫付。但考虑到高田涉及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等主流车企,召回数量已成为目前全球第一大召回案,就算其应当负全部责任,其兑付能力能否满足如此大规模的追偿还存在不确定性。
而现在,已有车企因高田事件出现了单季亏损和全年业绩走低。
公开数据显示,高田第一大客户本田公司2015~2016财年第四季度(今年1月到3月末),因高田安全气囊召回费用巨大,该公司净亏损达934亿日元。而整体来看,本田为了应对高田气囊事件,2015~2016财年(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合并财报显示,虽然销售额增长了10%,为14.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655亿元),但营业利润却减少25%,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32%,为344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7亿元)。
这其中,因高田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存在问题,本田公司为召回计划计提了约43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8亿元)的准备金,而2014~2015财年中这一数据为1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这意味着召回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对相关汽车厂家的财务压力也在不断加码。
根据美国投行杰富瑞集团相关分析师对高田气囊事件的研判,其预计未来每个气囊发生器的召回成本约9000日元中披露,中国是高田公司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单一市场,贡献的净收入为1010.8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6亿元)。上述事件的发酵,罗磊认为,“由于目前需要先行垫付且气囊拆装也非常麻烦,短期内,对于主动进行召回计划的公司而言,存在一定的财务压力。但高田公司存在承担追偿责任的较大可能性,预计相关不利影响将得到解决。”
- 神州租车上半年实现净利10.6亿元 多家券商发
- 法拉利去年销量下降22% 欲在中国建主题娱乐公
- 优步上半年亏损13亿美元 中国烧钱大战拖累业绩
- 奔驰否认国产新车与海外版用材不一致
- 一汽夏利盈利能力再下降 自主整车业务前景不乐观
- 春秋航空将开通广州至金边、兰州、乌鲁木齐航线
- 吉利今年销量目标上调至66万 售前赚钱支撑快速
- 一嗨租车扭亏为盈 2016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大
- 人人车后劲不足:线下扩张计划兑现三成 进度不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