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央处理器(CPU)一直是各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应用的蓬勃发展,CPU正悄然升级到“CPU+”时代,CPU与GPU等其他处理器的深度融合(即专业术语里的异构计算),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次峰会的举办,将促进我国在制定全球下一代处理器的标准协议和构建软硬件国际生态系统等相关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HSA协会主席John Glossner介绍称,与传统CPU处理器相比,“CPU+”或者说下一代异构多核处理器的主要性能实现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提升,可使各种电子信息产品更加智能便捷,续航时间更长。更重要的是,“CPU+”可以大幅降低下游整机厂商的开发时间,削减开发成本。因此,“CPU+”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预计在未来数年内,“CPU+”产品将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方面快速普及。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异构计算是目前世界上高性能处理器的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智慧城市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AR、VR等前沿技术的进步,传统的CPU已经不能满足处理的所有要求,因此需要发展像GPU、DPU等各种各样特定需求的处理器以及融合这些多种处理器的新架构。”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则表示,中国在CPU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异构计算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多样性需求也为异构计算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工信部高度关注并积极支持异构计算的产业发展。”刁石京说。
“传统的以CPU为主导的时代正在逐渐退去,新一代以CPU+GPU异构融合的时代正在到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说,中国在异构计算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相对较小,在某些方面甚至同国外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而就微处理器而言,目前中国每年进口价值2000多亿美元的芯片,这么大的市场一定可以培育出新的世界级公司。
华夏芯CEO李科奕认为,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应用的蓬勃发展,当前CPU在各种处理器中的计算量或者说工作量已经急剧下降,而并行计算的工作量已经占据了整个计算平台的80%甚至更高。因此,必然要求CPU与更为擅长并行计算的GPU、DSP、FPGA、ASIC等各种处理器深度融合,异构计算是当前国际处理器发展的必然趋势,“CPU+”时代已经呼之欲出。
华夏芯方面的专家表示,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异构多核处理器IP核供应商,目前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HSA国际标准的“CPU+”技术体系。目前主推的64位高性能处理器是华夏芯第一款“CPU+”产品。按照计划,公司将在明年发布性能更加先进的“CPU+”全套解决方案。
在这次峰会上,各承办单位还就全球异构计算芯片最新发展做了主题演讲。Cadence、Synopsys、Ceva等海外企业与申威、北大众志、元心科技、复旦大学、国防科大、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数十家相关单位,围绕机器视觉、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软件无线电等多方面应用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做了主题报告。
- 互联网医疗平台收入增长4倍
- 4G网络用户占比近半
- 我国量子计算领域获重大突破 计算速度或大幅提高
- 人工智能市场空间广阔 关注语音识别等三细分领域
- 三大运营商将逐步取消漫游费 迎全面流量竞争时代
- 酷派执行董事:三年后智能手机将进入生态时代
- 虚商实名制混沌 170/171号段已成为诈骗重
- 河南近期截获三批碎屏手机等进口“电子洋垃圾”
- 未来语音通话和短信有望纳入流量计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