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测试共购买了10批次(10个品牌)样品,结果发现,8批次样品实物无标识执行标准(其中5批次仅在包装上标有);7批次样品实物及包装无标识充电限制电压;5批次样品实物无标识制造日期或批号(其中4批次仅包装上有批号、1批次仅包装上有日期);5批次样品实物无标识警示说明(其中1批次仅包装上标有);1批次样品实物及包装上均无标识中文产品名称。
此外,一半产品存在容量(0.2ItA放电)虚标问题。由于移动电源存在转换和保护电路,因此移动电源的额定容量不等于实际使用的输出容量。本次比较试验中,5批次样品的放电时间与参照的标准要求有差异。
- 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增长率可达38.2%
- 人工智能写小说成现实 参加比赛已过初审
- 高效利用“大基金”促进两岸集成电路优势互补
- 天津鼓励机器换人 两年内推动1000家企业改造
- 地方政府加快规划 充电桩建设高峰到来
- 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增长率可达38.2%
- 充电桩市场前景广阔 企业开始加速布局
- 原材料遇非理性爆炒 碳酸锂货源难求将持续
- 锂电池原材料一年涨300%遭爆炒 部分厂商被迫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