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仅一天,腾讯连发两份基于网络诈骗的大数据报告。钱江晚报记者整合这两份大数据报告后发现,我们对“易受害人群”的很多固有认知其实是错的。
别以为只有老人才会上当
你才是骗子最喜欢的“傻白甜”
通常我们总以为爷爷奶奶辈触网少,较容易被骗子钻空子。但根据腾讯综合多个平台的大数据统计,结合公安部门反信息诈骗的实战经验发现,“智商低、经验少才被骗”完全是对信息诈骗的认知误区,“高知人群”已成为大额诈骗的重灾区。
《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如果我们给典型受害者“画像”,大概是这样的:性别男;年龄40岁以上;事业单位职工或无业、退休人员;性格易轻信、嫌麻烦、好面子;较少上网,文化水平往往较高。根据数据分析,此类人群占受骗者总数的62%,而且他们多数被骗也不愿声张。尤其是在损失超过5万元的诈骗案中,中老年男性比例达75%。
而典型作案者的“画像”则呈现年轻化态势:“90后”占犯罪人数的八成以上;他们大多操着一口不标准的南方普通话;常用400或17x开头的电话号码或假冒运营商客服电话;活跃时间在上午11点和下午4点,常出没在法定假日、寒暑假和“双11”、“双12”;目的性明确,通常三五句话就会提出汇款要求。
40岁以下的人觉得可以松口气了?还有支付陷阱等着你呢。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统计,2015年移动支付安全领域,七成以上被侵害的用户为男性,且年龄集中在19~35岁。你才是骗子最喜欢的“傻白甜”。
你以为点一点有福利拿
免费WiFi坑深得爬都爬不出来
亲朋好友聚餐,连接免费公共WiFi很常见。这个习惯性动作,分分钟都可能把你银行卡里的钱送到骗子的口袋里。根据腾讯首度发布的《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WiFi。
不法分子通过搭建与公共WiFi相近名字的伪冒WiFi局域网,诱使智能手机用户连接。用户的传输数据可被黑客监视,黑客从数据包里盗取各类用户登录信息,例如网银和支付账号、密码等,从而盗取用户资金。
另外,不法分子还经常用恶意二维码伪装成活动福利,在公共场所引导用户扫描。这些二维码背后很可能是手机木马。去年3月,李先生在某电商网站购物时,看中一家网店的液晶电视,价格比市面便宜近千元。李先生通过手机扫描店主的二维码,进入一个支付界面,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后点击支付,但发现支付失败。店主说可能系统故障,让他重试。李先生先后扫描七次,都失败。后来发现自己银行卡被扣17000余元。
你以为冒充房东骗术老套
诈骗团伙在用大数据找“猎物”
或许你也收到过“请把房租打到我老婆卡上”这类诈骗信息,也取笑过骗子“智商欠费”。实际上,这正是诈骗团伙通过大数据筛查“猎物”的手段。腾讯安全云部副总经理李旭阳解释说,由于网民的防骗意识参差不齐,这类诈骗手段仍有生存空间。
这些诈骗团伙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手机木马”定向劫持。第二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式,俗称“拖库”。第三种是由于网络服务平台自身安全策略不足或管理不到位,往往会造成用户注册账户等隐私信息流失,这些信息往往会通过“地下黑市”交易到诈骗团伙手中。
- 上游工厂倒闭背后:国内手机行业洗牌加剧
- 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问题多 创业者要慎入
- 互联网“众筹”项目包罗万象 陶瓷企业需紧握良机
- 国内核燃料元件3D打印首秀 10年后将广泛使用
- 报告显示:浙粤沪“互联网+”城市服务普及度居前
- 手机硬件利润低 靠APP入口费手机厂商获利千万
- 网络安全标准事关互联网发展的根基与未来
- 直击上海互联网大会 正在发生的改变未来
- 云计算大数据炙手可热 爱尔兰涌现数据中心潮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