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10万份行业报告 ·丰富成功案例

中国电影产业应专注内容 票房全面回暖

2018-1-8 9:47:1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当观众线上购票教育基本完成,票补红利接近尾声;影院建设高潮也正在降温,单个银幕产出下滑已经预示着银幕数过剩的隐忧;人口增长放缓,人口红利也渐渐消失……诸多利空下,中国电影要想突破瓶颈,实现新一轮高速增长,唯有在内容生产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权威数据,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达到559.11亿元;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 。

 

  新年伊始,电影产业发布的两项数据令行业兴奋。一个是2017年票房数据大丰收,增长大幅回升,令电影产业一片欢腾,而另一个元旦档的票房数据更让大量业内人士坚定了电影产业快速回暖的信念,元旦三天假期电影市场总票房超12亿(猫眼数据),相比去年元旦报收6.6亿票房上涨约1倍。

  一时间,经历了2016年低迷的电影产业大有重整旗鼓、绝地反击的势头。至少目前看,电影产业已经出现了全面回暖的征兆。不过,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却向第一财经表达了担忧:“去年票房虽然增长超过了不少人的预期,但偶然因素较大,主要是《战狼2》的票房强势推动了票房增长,但这又很难复制。此外,还有不少票补的推动。整体来看,中国电影产业还需要努力,特别是在内容制作上需要进一步拓宽观影人群,改变目前过度依赖以9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向更广阔的家庭群体发展。”

  票房全面回暖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权威数据,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达到559.11亿元;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1.19%。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在一片质疑声中,逆势走出一条U形曲线,强势触底反弹,一大批原本不被看好的影片也在观众的口碑声中“起死回生”,让电影界重拾信心。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也表示,中国电影重回蓬勃发展之势,增速领跑全球,其中《战狼2》成为全球票房百强的首部华语片,让业内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动画电影32部、科教电影68部、纪录电影44部、特种电影28部,总计970部;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元,同比增长11.19%;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

  如果说去年的票房战绩扫除了电影票房萎靡不振的阴影,那么今年元旦档期的票房表现又让外界坚定了电影市场崛起的信心。国内电影票房在2018年元旦档实现开门红,以12.64亿元创出新高,同比增长近一倍,这样的战绩让很多人觉得新年将继续去年的增长势头,快速赶上北美票房市场。

  对于这样的票房表现,娱乐产业大数据研究机构艺恩分析师朱恺悦向记者表示:“从数据看,相比前年,去年票房的确出现了显著的回暖,回顾这几年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从2015年大量资本涌入,2016年行业出现整合,票房增速大幅下降,到2017年调整期,整个电影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受欢迎的影片类型也越来越多元,诸如军事题材《战狼2》、喜剧题材《羞羞的铁拳》、励志片《摔跤吧,爸爸》、文艺片《芳华》等均取得了较高的票房。在经历了渠道扩张、人口红利、票补红利后,中国电影票房慢慢进入到优质内容驱动的增长方式。”

  然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是否有这么多优质的内容。

  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虽然电影票房已经回暖,但也暴露了电影产业的问题,发展不均衡,偶然因素较大。陈少峰就指出,去年一部《战狼2》票房就达到了近57亿元,超过全年票房十分之一,而去年生产的电影有970部,诸如《战狼2》这样的影片成绩很难复制,如果没有《战狼2》的成功,去年电影票房可能不会有这么高的增长。

  同时,去年的票房也暴露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电影结构有问题,致使中国电影票房潜力没有发挥出来。《战狼2》的成功在于其吸引了多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观影,近期热映的文艺片《芳华》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其吸引了大量60、70后等群体。据调查数据,《芳华》带来的中老年观众增量拉动影院人次增长17%,更带动影院收入增长20%,可谓是开辟了电影市场的“新大陆”。

  “但这样的影片太少了,目前看,我们的影片主要还是面向9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我们的电影制作本身积累就比较少,内容定位上又偏向于年轻群体,导致观影人群过窄。”陈少峰表示。

  朱恺悦也表示,虽然中国电影内容在逐步改善,但这并不是说已经完成电影工业化改造,马上就能跟好莱坞水平抗衡了。“一方面,的确看到了一些优秀的片子、优质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资源配置不均衡,甚至资源错配,例如剧本方面,之前电影产业不是很重视影片的内容质量,找个IP、当红演员就足够了,在剧本方面投入很少,直到如今,整体电影制作配置上,编剧地位不高、演员片酬过高、优秀导演比较少的状况依旧很严重。根据艺恩研究报告,美国投资用于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比例达到70%,而我国艺人薪酬成本过高,压缩了拍摄与制作成本,普遍而言,演员薪酬是编剧的十倍。在活跃的导演数量上,中美差距也很明显,美国有超过2000位活跃导演,且还有大量人才储备,而中国目前只有800多位活跃导演。”

  此外,根据艺恩数据,2017年国产片票房占比较前年下跌4%,进口分账片票房占比提升,2017年进口分账片票房增长率高达42%,远超国产片和批片(进口买断片),以《速度与激情8》为首的7部分账片票房超过10亿,上年仅为3部。《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等多部进口批片表现抢眼,相较之下,国产片竞争力有所下降,如何“与狼共舞”,迎击海外竞争,依然任重而道远。

  诸多问题显示,中国电影产业与美国的差距还很大。在陈少峰看来,中国电影虽然一直在嚷着票房要赶超北美票房,但真实水平差距还很大,即便是在票房上已经不断接近北美。当然,就算在票房上目前看还需要一段时间,北美去年票房大约113亿美元,中国还有较大距离,而且根据美国经验看,当票房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止增长了,中国也很可能在连续增长一段时期后出现增长停滞的情况。所以,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改变,改变的关键点就是供给侧改革,在内容制作上改革。

  “合家欢动画”开拓更广泛受众

  回想去年《战狼2》上映前,中国电影票房一片低迷,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统计,截至2017年6月30日,上半年总票房为273.4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45.88亿元增长11.2%。其中,国产电影仅占电影总票房的38%,为历史低点。与此同时,中国电影需求潜力却依旧很大,朱恺悦表示,去年中国人均观影人次约1次,而北美是3.8次,可见中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好的内容将观众吸引入电影院。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任仲伦认为:“这些年,电影数量虽然有了,问题出现在供给的有效性和品质上。大家可以感受到我们现在的一些产品,绝大部分的产品制作太快,品质就会受到影响,很多没有制作经验或者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进入这个行业,拍出了一堆质量较差的作品。”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好的影视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制作的水平,在题材的广泛性上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说实在的,我们电影产业实力的确很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电影公司太小,去年中国国产片票房约300亿,不到好莱坞最大影视公司迪士尼电影票房的七成,我们所有影视公司的产值都不及美国一家电影公司。需要进一步整合、洗牌,提升内容质量,现在回头看,中国电影真正能赚钱的影片已经不多了,因此,必须尽可能拓展观影人群,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面向国内家庭市场消费者。”陈少峰表示。

  家庭市场因为具有更广泛的观影人群,并且面向家庭的影片更具有普世价值,因而更容易开拓海外市场。“迪士尼很多成功的影片就来自面向家庭市场的影片,主要是动画电影,这部分影片受众群体大,票房收益高,且可以拓展产业链,利润很高。”陈少峰表示。

  因此,陈少峰建议国内影视产业可以有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推动行业进一步整合,出现较大规模的影视公司,类似于好莱坞。另一方面,影视公司应该大力发展面向家庭的影视内容,可以先以动画电影作为切入口,甚至可以先做一些动画短片。近期,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再次获得了全球多地的票房口碑双丰收,这部影片虽然以墨西哥文化为背景,却通过定位家庭人群的动画电影,并传递出普世价值而获得全球市场观众的认可,而这部动画背后制作公司皮克斯最早也是从短片起家,在积累起足够竞争力后,开始制作合家欢的动画长片,最终获得成功。“我们也需要更多影视公司投入到动画电影的制作中去。”陈少峰呼吁。

  进入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在欢呼票房回暖的同时,绝不能被眼前的增长所蒙蔽。当观众线上购票教育基本完成,票补红利接近尾声;影院建设高潮也正在降温,单个银幕产出下滑已经预示着银幕数过剩的隐忧;人口增长放缓,人口红利也渐渐消失……诸多利空下,中国电影要想突破瓶颈,实现新一轮高速增长,唯有在内容生产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王中磊表示:“中国电影市场的核心也已经从数量驱动转变为内容驱动。在中国影视行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中,作为影视企业应该专注内容、精耕细作、开拓创新,才能真正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助力中国完成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蜕变。同时,产业融合也是大势所趋。影视公司应围绕优质内容,加强产业运作,以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程度;以关联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最大程度地激发产业活力与价值。”

 

 

     文化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责任编辑:S27

"2017年全国共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
"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5%,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6.2亿,比上年13.72亿增长18.08%,电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了解,2017年全国共生产电影故事片"...
"随着网络视频用户激增 微电影产业兴起"
"知识产权保护乏力、内容题材同质化问题待解随着互联网视频平台对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影视技术更新使得视频制作门槛越来越低,受众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逐渐形成,我国微电影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
"开放包容的中国电影不惧来者 也不畏走出去"
"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达500.2亿元,创下新纪录。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了解到,今年全国电影票房较去年同期增长15%,全国观影人次达14.48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5%。伴随这组数字刷新业界人士朋友圈的还有这一观点:“中国已成为民"...
"发展之路:很多优秀电影出自国有电影制片厂"
"国有电影企业是中国电影制作的主力军,制作了一批又一批广受欢迎和好评的优秀电影,《人生》《老井》《红高粱》《牧马人》《庐山恋》《人到中年》等很多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国有电影企业辉煌不再,一年难得看见几部优秀的"...
"在线教育平台巨大的市场吸引众多玩家涌入"
"近日,《2017年中国B2B2C在线教育平台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达19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的市场规"...
"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滋生的乱象不容忽视"
"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学“本本英语”的老路,让孩子在学语言的幼小年纪就开始学习外语,成为当下不少年轻父母的选择。然而,现在的少儿英语培训市场上乱象不少,长着金发碧眼就可以当“外教”,客户付款前后"...
"全球3/4的玩具和游戏用品都产自中国"
"12月25日全世界各地的众多孩子醒来时,都会发现塞进袜子的玩具。家长们坚称,这些美妙的礼物都是精灵们制作并由一位身着红衣的大胡子老人送来的。当然,现实并非如此奇妙。世界上真正的玩具作坊并不位"...
"三维数字化炙手可热 未来是人才的竞争"
"还在羡慕“IT程序猿”的高收入吗?殊不知“3D码农”已悄然火热。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作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基础技术,当前三维数字化(3D)应用人才正面临需求"...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祝宝良:只要房价上涨的预期没变调控还

在1月7日举行的“2018亚太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上,与会人士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金融格局以及...[详细]

王丛虎:绿色发展才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

2017年的岁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延续了中央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惯例,同时也是...[详细]

林毅夫:中国在人均收入层面和发达国家

推陈辞旧尽管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有一个趋势是早已明确的,那就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轨。这方面的进...[详细]

洪银兴:大数据已经成为我们最关键的战

十九大提出“两步走”的现代化中国方案,隐含了新时代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详细]

屠呦呦: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

“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详细]

许维鸿:2018年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将

2017年,备受瞩目的资本市场高举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旗帜。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详细]

深圳运营机构: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业务咨询QQ:1559444945 2786811657 2786123997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Copyright © 2004-2020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