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地产长效机制将进入实践层面
2017-12-28 14:13:11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本文相关报告 REPORTS | |
![]() | 2017-202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趋势预测咨询报告 |
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已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的优先占有者胜,反之则处于劣势。中国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对于企业经营而言,因为失误而出局,极有可能意味着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失败... |
2017年已进入尾声。尽管当前房地产市场交易热度降温,但监管部门对于楼市调控的力度仍在继续收紧。
“从10月底开始,住建部等部门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关房地产销售违规行为的检查,此次出台的《关于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购房贷款权益的通知》也是国家一系列规范房地产行为的延续。”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召开的重磅会议均对未来楼市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可以看出,本轮楼市调控并未设定一个结束时间点,无论是各地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还是各级政府的不断强化与表态,都意味着只要楼市出现反弹和投机可能性,那么调控就不会放松。
虽然短期调控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场内投资投机性需求,但从房地产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长效机制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值得关注的是,近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再次提出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要求。
胡景晖告诉记者,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房地产的内容,是2016年“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2017年“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研究建立长效机制”的进一步继承和和深化。从这些内容里可以看出三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一是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将加速建立;二是目前紧缩性的调控政策会长期持续,短期内基本不会放松;三是一城一策、分城施策的差异化调控方式不会改变,未来将看到更多城市出台收紧新政,也能看到部分城市仍在积极去库存。
在胡景辉看来,根据中央精神,2018年“房地产长效机制”将由理论层面进入实践层面。
- "黄山市:1-11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8.94亿元"
"1-11月份,黄山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8.94亿元,同比增长16.59%,环比增长112.08%,其中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7.19亿元,同比增长34.75%,环比增长90.36%。前11个月,黄山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幅较大"...
- "井冈山市: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0.11亿元"
"1-10月份,井冈山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乏力依然值得关注,房地产投资吃力、新增项目减少、施工进度较慢等因素都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井冈山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一)商品房销售保持增长1-10月份,井冈山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
- "梅州市: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184.92亿元"
"1-11月,梅州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略有增长,投资保持高位增长,社会消费平稳,进出口总额增幅略有回升,财政总收入增幅持续提高,金融运行平稳。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如下:(一)工业生产小幅增长。1-11月,梅州市规模"...
- "遵义市:城乡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计划投资1976亿元"
"根据遵义住房城乡建设局信息,2017年,遵义全市城乡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计划投资1976亿元,其中,城建投资1190亿元,小城镇建设投资23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550亿元。1-11月,全市累计完成城乡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2041.17亿元、占"...
- "香港房企在深圳再打江山还是继续守江山"
"曾几何时,香港房企对内地市场而言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存在,特别是在深圳,到处都有港味十足的项目。然而,伴随着内地经济飞速发展,房地产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果说内地房地产市场已从“黄金时代”走进"...
- "预计到2020年会有实质性的房地产税征收措施出现"
"作为楼市调控手段之一,房地产税向来牵动着各方神经。财政部部长肖捷12月20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着力完善直接税体系。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
- "房地产税有了明确时间表 按房屋评估值征收"
"财政部部长肖捷的90个字再度引起各界对房地产税的热议。昨日,肖捷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及推动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按房屋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肖捷撰文表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
- "房地产税按照分步推进的策略 不会立即全面铺开"
"财政部部长肖捷昨天在人民日报上的署名文章,让人们再度聚焦房地产税。根据文章内容,我国将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未来将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业内分析,对于如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