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10万份行业报告 ·丰富成功案例

货币市场流动性好景不再 保持紧平衡仍是大概率事件

金融投资  2017-10-31 9:17:3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货币

  税期的扰动刚平复,月末效应又来袭,货币市场紧张气氛趋浓。好在月末效应已是强弩之末,但本周逾万亿元的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给资金面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本周央行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量高达10070亿元,为年初以来第二峰值。机构分析认为,中短期内市场资金面仍面临考验,再考虑到平抑债券市场过度波动的需求逐渐上升,央行对到期逆回购和MLF进行适量对冲合理且必要。进一步看,低超储率造成的制约依旧明显,年底前内外不利因素仍不少,资金面不乏隐忧,但在央行精细化调控的作用下,保持紧平衡仍是大概率事件。
  
  流动性好景不再


  今年以来,货币市场流动性月中收紧、月末转暖的一幕并未在10月份继续上演。在有惊无险地扛过上旬的短暂波动、平稳度过整个中旬之后,资金面的好日子在10月下旬戛然而止。

  上周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重新走高,至本周初仍未见缓和。交易员称,30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延续上一日趋紧的态势,机构对中短期资金需求均旺盛,但大型银行出资不多,供求紧张态势有增无减,非银机构融资难度较大,资金利率继续走高。

  30日,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间债券回购利率纷纷上涨,隔夜利率上涨2基点至2.78%,7天期回购利率因可跨季而上涨近10基点至2.96%,可跨年的2个月回购利率上涨30基点至4.57%,更长期限品种的成交稀少。

  交易所市场债券回购利率波动更大,印证了月末非银机构融资溢价上升的态势。上交所各期限回购利率保持上行,隔夜利率连续第5日上涨,盘中涨幅超过8%,收报6.795%,上涨166基点;跨月的2天期回购上涨219.5基点,收盘站上7%。截至当日收盘,上交所7天及以内各期限回购利率全部高于5%。

  在资金面总体偏紧的局面下,结构性紧张的特征较显著。有交易员称,月末银行向外拆出资金意愿下降,尤其是以质押信用债为主的非银类机构融资难度加大,纷纷转道场内市场寻求融资,阶段性加大交易所市场供求矛盾,推动交易所市场资金价格大幅走高。

  多重因素叠加

  这一轮流动性波动发端于24日前后,同样伴随着财政收税。

  通常每月前15日为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的征期。因国庆和中秋“双节”假期,今年10月主要税种征期截止日延后至25日,相应减少了10月中旬流动性扰动因素,加上央行从10月中旬开始投放较多流动性,在财政收税影响集中显现之前,市场资金面一直保持平稳偏宽松。但到24日前后,随着税期影响加大,资金面开始收紧。

  尽管税期延后,但10月央行没有将流动性“填谷”操作延后。从10月13日一次性足量续做全月到期MLF开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实施流动性净投放,到25日税期结束也没有停止。期间,央行还首次开展63天期逆回购操作,进一步丰富逆回购期限组合。

  30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700亿元7天期、300亿元14天期和500亿元63天期,在足量对冲当日1100亿元逆回购到期之后,净投放40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2个交易日,央行通过MLF和逆回购累计投放资金22480亿元,实施净投放10285亿元;全月净投放超过5800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10月为缴税大月,并且税期后延,靠近月末,易造成叠加扰动。10月份财政税收规模较大,过去4年均超过5000亿元。

  某券商债券投资经理表示,今年以来企业盈利状况继续改善,财政增收形势较好,相应加大了财政收税对流动性的影响。虽然目前缴税影响消退,但银行刚经历一波超储消耗,又迎来月末,自身资金也不富余,向外出资更少,使得资金供求较紧张。

  好在月末效应在跨月后有望消退,但本周超过1万亿元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或给下月初资金面蒙上阴影。公开数据显示,本周有8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五(11月3日)还有2070亿元MLF到期,到期回笼量达10070亿元,仅次于2月11日至17日当周的10515亿元,为年初以来第二峰值。

  面对巨额流动性工具到期,央行如何应对无疑将是决定短期资金面波动的重要因素。

  央行有望对冲

  因月末有财政支出,月初流动性扰动因素则较少,资金面通常会有所改善,因此央行多转向实施流动性净回笼。但业内人士认为,鉴于本周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较多,有进行对冲的必要。

  本周不光有不少央行流动性工具将到期,政府债发行量也不少。据已知信息,全周将发行4期国债,另外至少有4地将发行地方债,全周政府债供给或超过2600亿元,发行缴款对流动性也会有一定压力。

  此外,10月以来债券市场走弱,短期波动较大,可能造成的风险也值得关注。因债市持续调整、收益率突破心理关口,一些机构面临止损压力,投资者赎回资管产品的需求上升,市场上流动性需求可能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预计跨月后,缴税和月末因素的不利影响将消退,但资金面仍面临一定考验,再考虑到平抑债券市场过度波动的需求逐渐上升,央行对到期逆回购和MLF进行适量对冲是合理且必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因10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较大,市场对未来投放力度下降不无担忧。前述债券投资经理表示,10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净投放超过前两月,且投放相对集中于中下旬,易引起一定误读,但全月净投放量与财政收支差额可能相差不多,在9月超储率进一步下滑的情况下,仍属于相对中性的操作,没有必要担忧未来央行会大幅净回笼。

  该投资经理表示,年底前流动性内外不利因素仍不少。例如,国债和地方债发行缴款产生的扰动将继续存在;海外主要央行政策调整,可能重新加大资本流动不平衡;从往年来看,年底财政投放到位前,市场资金面通常都不会太平稳,MPA考核、同业存单滚动发行、基金流动性新规实施等可能进一步增加资金面不确定性。更关键的是,年中以来金融机构超储率持续下滑,致使流动性内在稳定性下降,在面对边际扰动时,容易出现波动且波动幅度有所加大。这从以下事实可见一斑:10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但临近月末流动性仍发生波动。

  在低超储环境下,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对流动性状况仍有重要影响。从央行推出63天逆回购交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仍是央行开展日常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目标。总的来看,年底前流动性虽不乏隐忧,但预计央行将继续张弛有度地开展操作,“削峰填谷”熨平流动性波动,流动性总体状况或将好于三季度。

 

 

责任编辑:S457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孙正义:超级人工智能即将来临 机器人

根据软银集团CEO孙正义的观点,超级人工智能即将来临,甚至可能比你预想地更快。这位日本亿万富翁周三在沙特阿拉伯...[详细]

鲁政委:回顾人民币国际化已走过的道路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中长期战略,要保持定力,稳步实现目标。”央行副行长易纲在2017年3月召开的2017年跨境...[详细]

连平: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有助于改善中国

近期财政部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既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美元债券发行,也是2004年10月以来的首次...[详细]

李迅雷:人民小酒火爆改变不了中低端白

前几天,央视播放的“十九大”代表、岩博酒厂董事长余留芬与总书记关于白酒价格(人民小酒)的对话,引起大家热议。本...[详细]

厉以宁:资本金融是当今世界现代金融发

资本金融是当今世界现代金融发展的新领域。从中国走过的三十多年改革实践看,它既是股份制改革和发展的延伸,也是从传...[详细]

卫兴华: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创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详细]

深圳运营机构: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2213881 22272131 22903580 22210820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业务咨询QQ:1559444945 2786811657 2786123997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传真号码:0755-28749841

Copyright © 2004-2018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