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加9489元,年均实际增长6.5%。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食品消费所占比重下降。201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3%,比2012年下降2.1个百分点。消费层次已从一般家庭消费向服务、文化、教育、旅游、保健、信息、小轿车和住房等高端消费发展,汽车等大件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2015年末,地级以上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全市)14008万辆,比2012年增加5020万辆,增长55.9%。
城市居民生活进一步得到保障。各级政府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城市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02亿元,比2012年增长51.4%。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住房保障支出2222亿元,比2012年增长41.9%。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失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2015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8634万人、34995万人和11782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长38.2%、37.8%和19.1%。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有效惠及困难群众。2015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55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了208万人,下降24.1%。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社区服务设施191392个,增加56876个,增长42.3%;社会福利院床位154万张,增加32.1万张,增长26.4%。
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规划和建设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按照绿色循环低碳要求,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节能环保支出2085亿元,比2012年增长72.5%。工业废水排放量(全市)191亿吨,比2012年下降8.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全市)1413万吨,下降17.5%。污水集中处理率(全市)为87.4%,比2012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城市建设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2015年末,地级以上城市绿地面积215万公顷,比2012年末增长15.0%。其中,公园绿地面积49.6万公顷,增长15.7%;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6万公顷,增长8.0%。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