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4月份CPI呈低位趋稳走势 专家预计物价将逐步回暖

其他行业  2017-5-11 14:16:2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2017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2%;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6.4%。专家表示,受到食品价格下行的影响,CPI继续低位运行,但由于非食品价格的推升作用超出预期,物价运行呈现稳中略增的态势。预计未来CPI总体上将维持上涨趋势,而PPI涨幅会继续回落。近期通胀无需多虑,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空间减小。


  缓升CPI同比涨幅重回“1时代”


  食品价格走低是4月份CPI继续低位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平均涨幅低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5%,影响CPI下降约0.73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下降21.6%,蛋、猪肉、禽肉价格分别下降11.4%、8.1%和2.7%。


  从环比看,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6%,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该趋势主要受鲜菜、猪肉和鸡蛋价格下跌的影响,其中鸡蛋价格创近10年来新低。因产能淘汰慢,未来蛋价仍有下行压力。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分析称,鸡蛋和鸡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高峰和消费低谷碰头。2014年以来蛋鸡产业持续盈利,饲料成本特别是玉米价格持续下降,激发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鸡蛋市场供应充足。从需求看,今年新年和春节节日效应不强,春节过后居民鸡蛋和鸡肉消费进一步减少,市场上以消耗库存为主,加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影响消费信心。从后期走势看,鸡蛋、鸡肉等禽产品价格今年将总体呈现较为低迷的运行态势,也不排除阶段性震荡。


  而对于震荡走低的蔬菜价格,唐珂表示,今年我国蔬菜生产由南到北均呈稳中有增态势,特别是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优势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蔬菜供应量增加明显。未来天气状况总体有利于蔬菜生长,预计今后几个月蔬菜供应将持续增加,蔬菜价格将继续呈季节性回落态势。受去年异常天气导致蔬菜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今年蔬菜生产“大小年”现象比较突出,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可能出现“卖难”现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表示,4月份CPI数据受到了“一涨一降”两大因素的影响,除了食品价格下降的下拉作用外,服务价格涨幅较高产生了推升作用,因此反而使CPI同比涨幅重回“1时代”,略超市场预期。4月份服务价格上涨2.9%,是2014年3月以来的次新高。服务价格上涨较快,一方面是受清明节、劳动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如旅游价格上涨4.2%,交通价格上涨3.4%;另一方面是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教育、医疗、家庭服务等价格持续上涨。


  回落PPI环比近10个月来首降


  受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影响,4月份PPI涨幅继续高位回落。从环比看,4月份PPI由升转降,是去年7月份以来的首次下降;从同比看,4月份PPI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4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价格下降明显,环比分别为-4.2%、-3.1%、1.3%。工业出厂产品价格的下降,有前期冲高回落的原因,也不排除市场需求有所走弱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下降了0.3%,是2016年3月以来首次环比下降。从主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来看,除了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保持上涨、纺织原料类基本平稳以外,其他主要购进产品价格全部下跌。黑色金属材料类、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最为明显,环比分别为-1.1%、-1%。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PPI连续上升是对此前连续54个月下跌的一种“报复”,现在的小幅波动是正常现象。白明向记者分析,之前连续54个月下跌,压抑了很长时间后才开始回升,目前回落了一点仍处于高位。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PPI的上涨并未太多向CPI传导,未来传导力度可能会小幅增强。


  对于PPI后期的走势,周景彤表示,由于近期钢铁、煤炭、铜和原油等能源原材料行业价格在下降,再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可能放缓以及PPI翘尾因素逐月变小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PPI涨幅还将继续回落。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5月份以来钢价稳定,煤价继续大降,国际油价回落。因此预测5月份PPI环比稳定,但基数走高,同比或继续降至5.8%。连平也预测PPI涨幅会继续回落。他表示,企业补库存将周期性逐渐减弱,不会显著拉动需求,对工业产品价格的抬升作用有限。工业中下游行业产品价格上涨势头并不明显,难以抬升PPI。PPI翘尾因素逐渐下降,对PPI同比增速的抬升作用逐渐减弱。


  疏解货币政策稳增长压力减轻


  多位专家表示,未来CPI指数可能会继续回暖。


  在姜超看来,虽然肉价、菜价续降,但由于去年同期食品价格跌幅较大,基数走低,5月份CPI涨幅或将反弹至1.6%。连平也认为,由于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持续上涨,随着食品价格逐渐回升至增长水平,未来CPI可能会有所上升。年中5、6月份翘尾因素会有所反弹,是全年最高,所以未来两个月CPI仍有走高可能。周景彤认为,未来服务价格将继续上涨,食品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在收窄,因此CPI总体上将维持上涨趋势。


  作为影响CPI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唐珂表示,5月份开始猪肉价格有望回升。他预计上半年猪价将呈高位震荡、小幅下跌态势,5月份前后可能企稳,生猪养殖效益依然向好,猪粮比有望保持较高水平。猪肉消费季节性变化对后期猪肉价格会产生一定影响,一般来说,春节过后猪肉消费呈现季节性回落,直到5月以后进入旅游旺季,再加上中秋、国庆等节日效应拉动,猪肉价格可能还将反弹。


  周景彤表示,价格新变化具有很强的宏观意义。未来一段时间,主导CPI变化的更多是结构性因素,主导PPI变化的更多是周期性因素,因此由CPI和PPI“一升一降”导致其“剪刀差”收窄的趋势还将延续。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同比放缓,环比转正为负,既反映了其前期涨幅较大面临回调的压力,更反映了宏观经济动力趋弱大环境下对相关商品的需求放缓。近期通胀无需多虑,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必要性在下降,应把更多注意力放到防范金融风险上来。


  连平认为,由于年内没有明显的通胀压力,所以今年物价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关注目标。在一季度经济增速回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稳增长的压力也明显减轻。因此近期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重心放在降杠杆和防风险方面。预计下半年随着通胀压力的进一步减轻,经济增速将呈现出逐季回落的趋势,届时货币政策的重心可能会向稳增长方面微调。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85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详细]

辣椒油树脂行业研究报告节选(图表)

辣椒油树脂又称辣椒提取物,辣椒油,辣椒精油。是含有许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辣椒色素类物质和辣味类物质构成。...[详细]

铜板带材加工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

铜板带其实就是对铜板和铜带的统称。铜板是指铜经过轧制的板材,轧制包括了热轧和冷轧。铜带是指厚度在0.06-1....[详细]

中国天然气行业现状分析:多元化发展趋

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它主要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详细]

中国汽车培训行业市场分析(图表)

汽车培训是指汽车产业链中的企业通过外部咨询公司或者内部人员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等能力进行培训,以达到预期的工作绩...[详细]

我国科教玩具市场前景与投资风险分析(

中国科教玩具市场前景巨大,细分行业和重点区域存在巨大投资机会,进入科教玩具市场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战略综合规划,...[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2213881 22272131 22903580 22210820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2213881 IPO咨询专线:0755-2227213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2786811657 2786123997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8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