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2015年扩大了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CPI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8个百分点。
绳国庆表示,从同比看,主要是由于对比基数相对较高的影响。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涨幅由上月的15.8%回落至2.6%,对CPI的影响减少了0.30个百分点,是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同时,2016年全年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2015年收窄了3.8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PPI上涨1.6%,涨幅继续扩大。绳国庆表示,PPI环比涨幅扩大的原因:一是受汇率波动等多因素影响,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升了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二是工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效果显现,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去库存、去产能的推进叠加基数因素显着推动PPI同比上涨,2017年工业领域供需状况仍将维持偏紧格局,预计一季度仍将出现进一步上行,今年1月份PPI有望升至7%左右。尽管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尚属温和,全年基本维持稳定,PPI上行对CPI的传导暂不明显。但预计2017年依然能看到CPI中枢水平的抬升,1月份由于春节错位因素可能出现短期高点。货币政策大概率仍将维持以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占款流失的中性操作为主。
“央行货币政策取向转向‘中性’更多的是针对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和降低金融风险,金融去杠杆客观上会收紧货币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上行,因此目前看,央行尚不需要采取类似加息等额外货币紧缩措施。”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统计局发布的数数据层面来看,并没有构成去年年初市场所担心的滞胀。2017年全球通胀水平有回升的趋势,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预计会有明显改善,美国核心通胀率在特朗普财政刺激下会超越2%,而欧元区和日本也将摆脱通缩的泥潭。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