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中金:中国出口增长将弱于世界经济复苏

主题词:出口行业资讯 出口市场研究分析


中金:中国出口增长将弱于世界经济复苏

  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速呈现复苏态势,但是中国出口反而呈现放缓态势。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这主要是汇率和发达国家去杠杆的原因,而这些一现象或将持续。
  
  彭文生首先强调汇率因素。过去两年里,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较大,尤其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较高水平上继续升值,截至8月较去年底升值了6.3%。
  
  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上升在短期内可能因为计价因素导致名义出口增速上升,但一般在6-9个月后汇率升值对实际出口增速的抑制作用即开始显现,并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持续抑制出口增长,这就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1。过去两年中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目前得到了充分体现。
  
  彭文生指出,韩国和德国的有效汇率也有类似情况,只不过升值幅度小于人民币,其出口增速呈现与中国类似的疲弱态势。相反,去年3季度以来日本的有效汇率大幅贬值,其出口增速今年以来则呈现上升态势。
  
  其次,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过程中进口增速维持疲弱。“美国和欧盟在本轮经济复苏的同时都伴随着削减贸易赤字,因此其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外需拉动作用较以往明显减弱。”彭文生说。
  
  第三,新兴市场国家近期的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大。美国QE减量预期引起汇率大幅变动,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加息稳汇率,对增长有制约,影响了这些国家的信心。
  
  对于未来,彭文生认为出口增速将维持较弱的走势,抑制短期的出口增速的因素仍存在。
  
  首先,考虑汇率变化的滞后效应,过去两年中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继续对未来出口增长构成压制。由于出口的价格弹性存在时滞和不确定性,因此难以精确判断汇率变动对出口影响的时间点和程度,但是过去两年中人民币升值的代价正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疲弱的出口走势中。
  
  其次,虽然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对中国外需拉动有限。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中伴随的去杠杆过程降低了对中国外需的拉动力度,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削弱了外部经济复苏的成果。此外,去年12月的高基数将对今年12月的出口同比增速构成冲击。基数效应对10月出口同比增速影响不大,对11月有小的正面影响,但是将显著拖累12月出口同比增速。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