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通证是可以流通的加密数字凭证,是区块链网络的记账方式
2019-11-4 9:49:51 来源:《北京日报》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本文相关报告 REPORTS | |
![]() | 2019-2024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调查研究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 |
原标题:通证经济学—— 一个经济学的新分支
我拿到书稿之初,对书名《通证经济》略感困惑,及至展读其内容,则随作者行文的条分缕析而兴味盎然,新知与联想纷至沓来。
“通证”对应于英文的“token”,是人们高度关注区块链以来需重新认识并力求严谨定义的一个基本概念。过去曾有多种译法,较熟悉的有代币、令牌、专用辅币、象征标志等。在区块链被视为信息革命的前沿概念后,不少专家更赞成把这个“新技术革命”语境里的词汇,译作“通证”,意为“可通行的凭证”。本书作者的表述是:通证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凭证,是区块链网络的记账方式,在网络上可自由流通且由密码学加持;并且指出,通证并不直接是货币(通货),也不可能取代货币,但可以作为经济价值体系中的补充而存在,并在论述中一步步向我们展示这一概念足可引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通证经济学。这就很有意思了——细思、跟读而感到相关的学问与机遇,都非比寻常。
经济活动是以交易来形成供需双方互动中的实际对应,来满足社会成员的最终消费,这个循环而继起的永续过程,使人们“主观努力而落实于客观”地形成了资源配置,而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即称为经济学。循本书章节读来,三位作者(徐明星、李霁月、王沫凝)正是在经济学的“资源配置”严谨定义基础上讨论“通证”:首先于“概念篇”交待了通证的定义后,接着以“理论篇”勾画性阐述了这种加密数字凭证作为技术手段,在降低交易费用(与以尊重和保护产权的制度变迁创新互为表里)、提高效率方面的功能,又结合“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和可升级的“文化艺术生态圈”点明了其“社区自治”(点对点、去中心化)特征。其后的“技术篇”,解释了从互联网到区块网的逻辑、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再推进到“设计篇”的主要讨论,可归结于如何设计一个以交换经济为内核、交换媒介通证化、实现区块链叠加的“合理的”通证经济形态或系统。落在这个“通证经济”核心概念上,作者于最后的“未来篇”,概略讨论了通证经济与未来公司、政府、国家治理和生产关系变革、宏观经济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前景展望。
这样,在为数众多的人们(包括我自己)还在努力弄懂区块链为前沿概念的新技术革命、以求在新经济日新月异发展大潮中至少不要严重落伍的当下,本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本非常及时、层次清楚、把经济学原理和相关技术知识打通、深入浅出的关于“通证”的读物。这正是专家学者为适应社会强烈的现实需要所应做(却很不容易做好)的非常有益的工作。
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内在逻辑来说,其基本线索似可最简要地勾画为:社会分工中的生产经营(由个体、公司承担组织成本)形成产出→交换(其中需以信息尽可能对称的信任机制来降低交易成本——市场主体在此方面更多地是顺应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约束条件的倒逼;同时,现代社会的央行则依托政府公权来实现法定货币符号的可信任与普通接受)→借助货币形式实行纯收入与财富的分配→最终的消费实现。可知,从一个个社会成员的参与,到最终还是一个个社会成员的消费,全链条中如何以“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的优化处理来“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实为人们之间信任的取得与维护:所有的矛盾、冲突(从交易费用、财产安全成本、贸易冲突的调控、商业与金融欺诈的防范……一直到“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战争)根子都在源于人性的“不信任”和很难在博弈中形成共赢的方案与结果。
然而,人类社会供给侧创新引出的新技术革命,会以“通证”来最大限度地消减不信任,自然就等于是以技术创新及其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呼应,来改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繁荣,增加社会总福利。这其实反映的是人类社会供给侧创新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递进到信息革命时代的基本原理,也是进而争取一步步消减“人的异化”而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理想社会,仍将遵循的基本原理。人与人“信任”的有效形成、有效供给,是人类社会共同体进步和增进福祉的根本问题,而“通证”在这一根本问题优化解决路径上,其可能的、巨大的贡献已露端倪,自然要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深刻理解,深入研究。
本书作者在这一新兴概念关联的新生事物领域,以“通证经济”命名的条理化、系统化论述,顺天应时,难能可贵。虽然书中的一些认识和表述现在所代表的,仍是初步的思想结晶和实践认知、技术发展成果的阶段性概略总结,但我完全相信,此书对于广大读者、社会公众所能提供的关于通证概念的“启蒙”和“启发”,及其必然汇入的今后这一创新领域中见仁见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中,将不可回避并应当积极鼓励——本书当属这个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百花园中的一枝新开的鲜艳花朵。

- "我国政府各部门逐渐重视区块链技术,陆续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
- "一、我国区块链行业非常有可能实现像互联网及移动支付领域一样的超车到目前为止,整个行业主要有几个特点:地域分布集中,企业数量较少但数量增长快,投融资较为活跃,领域分布较广,专利增长情况好,相对比国际其他地区的行业发展,我国区块链行业起步稍晚,"...
- "蔡维德:区块链10年 谁是真英雄?"
- "本文章里面讲了区块链的历史和当时背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事情好像都应该是这样发展,但事实上,他们做的时候,可能有巨大阻力。"...
- "王永利:区块链难以颠覆复式记账法"
- "对区块链,既要积极探索,又必须理性对待,不可盲目夸大和过度拔高。9月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联合发布了《区块链白皮书》(2018),其中写到:“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种有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
- "2018上半年区块链安全报告:全球出现过1600多种数字虚拟币"
- "《2018上半年区块链安全报告》显示全球数字加密货币超1600种前十名头部币种市值占90%"...
- "李扬:金融供给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六大方向”"
- "原标题:李扬: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六大方向”李扬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六大方向”。“一个基础”就是确认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六大方向”是未来金融改"...
- "何德旭:从不同的视角都能够对金融作出描述和概括"
- "原标题:何德旭:把握金融本质服务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为主题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在深刻阐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就深化金融供给侧"...
- "易纲:金融业开放取得一系列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 "原标题:易纲: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取得一系列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提升潜力。未来,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同时也要不断完善与开放相适应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
- "李稻葵: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和“减震器”"
- "原标题:李稻葵:中国发展需更关注内生增长动力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发展遇到了外部环境变化的“逆风”和自身发"...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图片等版权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