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我们的消费品市场正面临一场“品质革命”
2017-11-28 17:32:51 三胜产业研究院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教科书中的经济学有一个偏颇之处:老师们一代一代地教经济学,在黑板上讲需求定理、供给曲线,基本上都是两维的图,好像市场就是一个价和量的关系,价格高,需求的量就会少,反过来如果价格低,需求量就会大。经济学中这个简化的量、价关系影响了一些官员、厂家、经理和企业家。
首先,“量”成为衡量经济的一个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变成考核地方之间竞争、考核政绩的唯一指标的时候,它的偏颇越来越大。事实上,GDP(国内生产总值)量的就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在假设商品品质都是好的,那么高速增长是有意义的。实际上,如果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打了折扣,高速增长的那个速度也要打折扣,那个GDP赢家是不是真的赢了就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在企业竞争中,只强调价格战,这个竞赛的准则就又偏了。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赢家基本靠价格低、数量大。所以我们市场上杀出来的赢家和英雄里头,有非常好的英雄,也有带病毒的英雄。所谓带病毒的英雄就是虽然数量大,但产品含金量低,这成为中国经济提升品质的阻碍。
黑板上的两维世界和真实世界有比较大的差别。真实世界不只是需求和价格的两维,消费者买东西,不光是比价,更在意质,更在意使用价值,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可靠、耐用,有没有危害。尤其是现代消费当中,持久性的,或者关系到生命健康的产品,品质的问题非常重要。
不要光喊创新、炒新概念,我们现在生产的很多产品,要是品质改善一点,提升一点,就有巨大的市场。
问题是,现在的市场对品质出价了,现有产品的品质满足不了内需,看看国外代购、海淘流行,进口消费品猛增就可以明白,这中间的鸿沟有多么大。那些东西我们都不会造吗?大部分都会造,就是品质上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在当下的市场看来就差大了。中国人到日本,不光买马桶盖,连“白色恋人饼干”都每人限购5盒,真够难为情的。我去北京新光天地的地下超市,90%以上是进口货,阿根廷的水果、德国的猪肉,应有尽有,再不发动一场提升品质的革命,中国的过剩产能将越来越多。
我们的消费品市场正面临一场“品质革命”,谁带这个头,谁就能上去。中国光中产阶层就几亿人了,而据我观察,我们都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
所幸的是,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对我们产业界来说,下决心做好产品品质是很大的挑战,不仅是成本问题,企业的队伍、员工、产品标准、生产流程、企业文化等,做惯了廉价品就一条道走到黑,要扳过来非常困难,所以死后重生也是一个办法,否则可能改不动它。
在提升品质的过程中,流通环节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是很好的东西,消费者购买不到,当然需要有一些现代的商业技术、品牌营销手段克服这种困难。中国经济今天主要的问题,不光是做品牌的这些产品和这些企业,哪怕很多领域对品牌不敏感的产品,产品的品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恐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通过流通提升品质的问题。
当前我国提升品质的过程中,流通是远远没有达到品质流通的要求的。正是因为流通环节的薄弱,造成向上的生产环节和向下的消费环节无法形成有益的正向反馈,使得整个经济体从规模上到能力上,都无法达到品质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
我自己还是很希望以后能继续在京东购物的。刘强东先生和京东团队,在品质流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很多案例和经验总结,相信对有志于提高品质的企业家和政府机构来说,一定能有所启迪。
- "周其仁:创新事关企业成败事关中国经济的命运"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就创新话题发表了演讲,他的演讲表现出一个用脚丈量大地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企业和经济创新问题的深刻思考。创新事关企业成败、事关中国经济的命运,我们的创新之路需要克服哪些障碍?最该走什么样的创新路线?在演讲中"...
- "周其仁:为了理解现行产权制度下的农地转用行为"
"“为了理解现行产权制度下的农地转用行为,我们也许需要清楚相关学术传统,厘定关键概念,并建立能够解释复杂经济现象、可被验证的理论。在这件工作完成之前,我们不妨回顾历史,整理线索,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放弃农地的代价农地一旦转成工业用地或城镇用地,"...
- "周其仁:经济的发展最后是创新主导的"
"一个天才想法,技术上可行,不等于社会和经济上可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2017中国未来经济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创新从想法变成产业,研究发现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从产品出发,然后去找关键技术,技术若遇到难点,研究有没有新的"...
- "周其仁: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创新不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创新使中国经济走到今天。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的经济并不是在封闭中完成了高速增长,而是在开放当中实现了30年的高速增长。什么叫开放,首先是对发达国家开放。发达国家二战后发展得比较好,资本"...
- "马光远:全球财富和创新的风口仍然在中国"
"要有自己的视角在历史的每一个大的转弯处,知识分子总是被时代的列车甩出窗外。--马克思关于中国经济的观点很庞杂。中国经济崩溃论也一直存在。过去几年,大家说的最多就是困难。真的困难吗?为何“困难"...
- "李开复:学会利用时间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每一个成功者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而又高效地管理使用自己的时间。学会利用时间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合理的时间安排以及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能够让你的知识转化效率和做"...
- "孙昊哲:仲裁作为PPP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
"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PPP快速推进,成效明显,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截"...
- "厉以宁:调整经济结构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2017新浪金麒麟论坛”于11月22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思想改变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以“如何消除结构性失衡”为题发表了演讲。在厉以宁看来,消除结构性失衡说"...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