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多家机构的观点认为,下半年A股IPO将“相对正面”。而欣泰电气被“强退”事件,则为“带病申报”敲响警钟。
IPO节奏明显放缓,单个体量均大幅“缩水”
2015年7月初,因为遭遇史上罕见异常波动,A股暂停新股首发上市。经过长达5个月的休整,以12月9日凯龙股份等6只新股集中上市,标志着A股IPO正式重启。当月,共有28只新股完成首发。
进入2016年,新股发行规则出现重大改变。新规在保留“市值配售”的同时,改变了“全额预缴”的传统申购模式。
从1月22日新规则下首只新股高澜股份进行网上申购开始,IPO呈现节奏明显放缓的态势。在数量和总体规模同步下降的同时,单个IPO项目的体量也较往年出现大幅“缩水”。数据显示,6月下旬申购的玲珑轮胎以25.96亿元的募资总额,创下上半年IPO规模“之最”。此外,仅有第一创业、中国核建、坚朗五金和南方传媒募资额超过10亿元。
统计显示,上半年A股IPO平均募资规模仅为5.03亿元。这与过去几年IPO“巨无霸”频现形成鲜明对比。以去年同期为例,仅国泰君安一家募资总额就超过300亿元,几乎与今年上半年IPO总规模相当。
远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多只新股现20个交易日以上涨停
由于上半年IPO发行市盈率全部低于23倍,与行业平均市盈率相去甚远,新股上市当天全部遭遇临时停牌,首日涨幅也无一例外地锁定于约44%的“顶格”水平。
尽管未能打破此前暴风科技、乐凯新材创下的上市后连续29个交易日一字涨停的惊人纪录,上半年仍有多只新股出现了20个交易日以上的连续涨停,其中天顺股份和恒泰实达以22个 “一字板”联袂夺冠。
6月7日上市的上海沪工截至7月8日收盘已连续21个交易日涨停,股价一路飙升至107.55元,较发行价累计上涨逾950%。这意味着每中一签上海沪工获利超过9.6万元。
“无需全额预缴令打新几乎成为‘无风险收益’,低市盈率发行导致新股上市后股价普遍持续飙升,则为接踵而来的新股提供了‘示范’,从而使得打新热进一步升温。”凯石益正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总监仇彦英分析说。
高收益大大激发了打新热情,在中签率指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股平均中签率为0.04%,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约十分之一。其中,中国核建以0.2798%的中签率居首,超过0.1%的仅有玲珑轮胎、南方传媒、第一创业和小康股份,微光股份则以0.018%的中签率“垫底”。
展望下半年IPO“相对正面”,监管层发出“强监管”信号
近期多家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均认为,经历了上半年放缓之后,下半年A股IPO展望“相对正面”。
安永审计部合伙人汤哲辉表示,现在已有超过800家公司准备在A股上市,而有意开启IPO流程的潜力公司同样不在少数。从这个角度而言,下半年A股IPO复苏在望。
普华永道则预计下半年A股IPO数量或与上半年相当,预计全年IPO约为120宗,融资规模可达600亿至800亿元。
但7月8日A股市场的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证监会因欣泰电气涉嫌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正式开出罚单,并启动强制退市程序。这也是证监会有史以来针对欺诈发行开出的“最重罚单”。此举无疑向粉饰甚至篡改业绩报表等“带病申报”行为敲响了警钟。
市场人士认为,这是监管层释放出的对资本市场“强监管”法治化、市场化、常态化的信号。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欣泰电气“强退”带给市场诸多启示,只有把整个IPO链条的所有参与主体都纳入法律责任和监管的框架,才能真正产生法律的震慑,才能挤出财务报表中的“水分”,让IPO的信息更加真实。
“对于IPO未来的市场化改革,这将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基础和必要的市场环境。”董登新说。
- 黄金板块午后回调 截至收盘涨5.36% 赤峰黄
- 银监会:5月末银行不良贷款率突破2%
- 本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值前十
- 麦肯锡:中国金融业经济利润占整体利润80%
- 机构:问题P2P平台数据占平台总量的近一半
- 上周日全国P2P网贷成交额28.04亿 平均利
- 上周六全国P2P网贷成交额29.52亿 平均利
-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P2P累计成交2.21万亿
- 今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9706亿元 同比增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