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目录
-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综述 1
1.1 绿色金融行业定义及分类 1
1.1.1 行业定义 1
1.1.2 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2
1.1.3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2
1.2 绿色金融行业特征分析 3
1.2.1 产业链分析 3
1.2.2 绿色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
1.2.3 绿色金融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4
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4
2、绿色金融行业生命周期 5
1.3 最近3-5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6
1.3.1 赢利性 6
1.3.2 成长速度 7
1.3.3 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8
1.3.4 进入壁垒 10
1.3.5 风险性 10
1.3.6 行业周期 11
1.3.7 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12
1.3.8 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14
第二章 绿色金融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16
2.1 绿色金融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16
2.1.1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16
2.1.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8
2.1.3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24
2.2 绿色金融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41
2.2.1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41
2.2.2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45
2.2.3 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7
2.3 绿色金融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48
2.3.1 绿色金融产业社会环境 48
2.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49
2.3.3 绿色金融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50
2.4 绿色金融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50
2.4.1 绿色金融技术分析 50
2.4.2 绿色金融技术发展水平 52
2.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52
第三章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运行分析 55
3.1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55
3.1.1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阶段 55
3.1.2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57
3.1.3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59
3.2 2019-2022年上半年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61
3.2.1 2019-2022年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市场规模 61
3.2.2 2019-2022年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分析 62
3.2.3 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企业发展分析 63
3.3 区域市场分析 69
3.3.1 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 69
3.3.2 2019-2022年上半年重点省市市场分析 71
3.4 绿色金融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分析 77
3.4.1 细分产品/服务特色 77
3.4.2 2019-2022年上半年细分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78
3.4.3 重点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前景预测 79
3.5 绿色金融利率情况分析 80
3.5.1 我国绿色金融利率情况 80
3.5.2 影响绿色金融利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81
1、竞争情况 81
2、供需情况 81
3.5.3 2022-2027年绿色金融利率变化趋势 81
3.5.4 主要绿色金融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 83
第四章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85
4.1 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85
4.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85
4.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86
4.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87
4.2 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分用途贷款余额分析 87
4.3 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分行业贷款余额分析 88
第五章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供需形势分析 90
5.1 绿色金融行业供给分析 90
5.1.1 2019-2022年上半年绿色金融行业供给分析 90
5.1.2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供给变化趋势 90
5.1.3 绿色金融行业区域供给分析 91
5.2 2019-2022年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需求情况 92
5.2.1 绿色金融行业需求市场 92
5.2.2 绿色金融行业客户结构 94
5.2.3 绿色金融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95
5.3 绿色金融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 95
5.3.1 绿色金融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95
1、绿色金融应用市场需求特征 95
2、绿色金融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98
5.3.2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 98
1、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功能预测 98
2、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市场格局预测 99
5.3.3 重点行业绿色金融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 99
第六章 绿色金融行业产业结构分析 101
6.1 绿色金融产业结构分析 101
6.1.1 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 101
6.1.2 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 102
6.1.3 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 103
6.2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 103
6.2.1 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 103
6.2.2 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103
6.3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107
6.3.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107
6.3.2 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107
6.3.3 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109
6.3.4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113
第七章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产业链分析 115
7.1 绿色金融行业产业链分析 115
7.1.1 产业链结构分析 115
7.1.2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115
7.1.3 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16
7.2 绿色金融上游行业分析 116
7.2.1 2019-2022年上半年上游行业发展现状 116
7.2.2 2022-2027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119
7.2.3 上游供给对绿色金融行业的影响 120
7.3 绿色金融下游行业分析 120
7.3.1 绿色金融下游行业分布 120
7.3.2 2019-2022年上半年下游行业发展现状 120
7.3.3 2022-2027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131
7.3.4 下游需求对绿色金融行业的影响 133
第八章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模式道分析及策略 135
8.1 绿色金融行业模式分析 135
8.1.1 模式分析 135
8.1.2 不同对绿色金融行业的影响 139
8.2 绿色金融行业用户分析 140
8.2.1 用户认知程度分析 140
8.2.2 用户需求特点分析 144
8.2.3 用户购买途径分析 146
8.3 绿色金融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147
8.3.1 中国绿色金融营销概况 147
8.3.2 绿色金融营销策略探讨 147
8.3.3 绿色金融营销发展趋势 148
第九章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150
9.1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150
9.1.1 绿色金融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50
1、现有企业间竞争 150
2、潜在进入者分析 151
3、替代品威胁分析 151
4、供应商议价能力 152
5、客户议价能力 152
9.1.2 绿色金融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152
9.1.3 绿色金融行业集中度分析 153
9.1.4 绿色金融行业SWOT分析 153
9.2 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157
9.2.1 绿色金融行业竞争概况 157
1、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竞争格局 157
2、绿色金融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157
3、绿色金融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158
9.2.2 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竞争力分析 159
1、我国绿色金融行业竞争力剖析 159
2、我国绿色金融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160
3、国内绿色金融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161
9.2.3 绿色金融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162
第十章 绿色金融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164
10.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64
10.1.1 企业概况 164
10.1.2 企业优势分析 164
10.1.3 产品/服务特色 167
10.1.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169
10.1.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171
10.2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74
10.2.1 企业概况 174
10.2.2 企业优势分析 174
10.2.3 产品/服务特色 176
10.2.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178
10.2.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180
10.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81
10.3.1 企业概况 181
10.3.2 企业优势分析 182
10.3.3 产品/服务特色 182
10.3.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183
10.3.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185
10.4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86
10.4.1 企业概况 186
10.4.2 企业优势分析 186
10.4.3 产品/服务特色 189
10.4.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190
10.4.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192
10.5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93
10.5.1 企业概况 193
10.5.2 企业优势分析 194
10.5.3 产品/服务特色 196
10.5.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197
10.5.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199
10.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
10.6.1 企业概况 200
10.6.2 企业优势分析 200
10.6.3 产品/服务特色 201
10.6.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202
10.6.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204
10.7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5
10.7.1 企业概况 205
10.7.2 企业优势分析 206
10.7.3 产品/服务特色 208
10.7.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210
10.7.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212
10.8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12
10.8.1 企业概况 212
10.8.2 企业优势分析 213
10.8.3 产品/服务特色 214
10.8.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216
10.8.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218
10.9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19
10.9.1 企业概况 219
10.9.2 企业优势分析 220
10.9.3 产品/服务特色 221
10.9.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222
10.9.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224
10.10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26
10.10.1 企业概况 226
10.10.2 企业优势分析 227
10.10.3 产品/服务特色 229
10.10.4 2019-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 232
10.10.5 2022-2027年发展规划 234
第十一章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投资前景 235
11.1 2022-2027年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前景 235
11.1.1 2022-2027年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潜力 235
11.1.2 2022-2027年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236
11.1.3 2022-2027年绿色金融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38
11.2 2022-2027年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41
11.2.1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241
11.2.2 2022-2027年绿色金融市场规模预测 252
11.2.3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253
11.2.4 2022-2027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54
11.3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255
11.3.1 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255
11.3.2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256
11.3.3 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257
11.3.4 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257
11.3.5 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转型 258
第十二章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260
12.1 绿色金融行业投融资情况 260
12.1.1 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260
12.1.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60
12.2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投资机会 262
12.2.1 产业链投资机会 262
12.2.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262
12.2.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264
12.3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266
第十三章 绿色金融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269
13.1 绿色金融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269
13.1.1 战略综合规划 269
13.1.2 技术开发战略 272
13.1.3 业务组合战略 276
13.1.4 区域战略规划 278
13.1.5 产业战略规划 279
13.1.6 营销品牌战略 279
13.1.7 竞争战略规划 280
13.2 对我国绿色金融品牌的战略思考 283
13.2.1 绿色金融品牌的重要性 283
13.2.2 绿色金融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284
13.2.3 绿色金融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284
13.2.4 我国绿色金融企业的品牌战略 285
13.2.5 绿色金融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286
13.3 绿色金融经营策略分析 290
13.3.1 绿色金融市场细分策略 290
13.3.2 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策略 291
13.3.3 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293
13.3.4 绿色金融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294
13.4 绿色金融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296
13.4.1 2022年绿色金融行业投资战略 296
13.4.2 2022-2027年绿色金融行业投资战略 296
13.4.3 2022-2027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297
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299
14.1 绿色金融行业研究结论 299
14.2 绿色金融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300
14.3 三胜绿色金融行业投资建议 301
14.3.1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301
14.3.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303
14.3.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304
图表目录
图表:不同国际组织和机构对绿色金融的定义 1
图表:主要绿色产品分类介绍 2
图表:绿色金融行业产业链产业链结构 3
图表:行业生命周期示意图 4
图表:绿色金融管理及激励机制(国有行) 13
图表:绿色金融管理及激励机制(商业银行) 14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一) 24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二) 25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三) 25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四) 26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五) 27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六) 28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七) 29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八) 30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九) 31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 32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一) 33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二) 34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三) 35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四) 36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五) 37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六) 38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七) 39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八) 40
图表: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相关发展规划(十九) 40
图表:2022年二季度和上半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据 46
图表:2017-2022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速度 47
图表:2017-2022年二季度中国GDP环比增长速度 47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市场规模 62
图表:截止2021年底15家银行碳减排贷款统计 64
图表:截止2021年底15家银行碳减排各领域贷款情况统计 65
图表:截止2021年底11家银行绿色贷款数据 67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我国绿色信贷行业市场规模 78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我国绿色债券行业发行规模 79
图表:碳减排支持工具具体流程 82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企业数量结构 85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人员规模状况 86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资产规模 87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分用途贷款余额 88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分行业贷款余额 89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绿色金融行业供给 90
图表: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 92
图表:2019-2022年上半年绿色金融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98
图表:2021年银行绿色信贷排名 102
图表:绿色金融行业产业链产业链结构 115
图表:2010—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 122
图表: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 123
图表:2021-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126
图表:受访者基本特征统计量描述表 141
图表:上市银行绿色金融专营部门设立情况 160
图表: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69
图表:2020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70
图表:2019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70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170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71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171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171
图表:2021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78
图表:2020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78
图表:2019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79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179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79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179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180
图表:2021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83
图表:2020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84
图表:2019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84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184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85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185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185
图表:2021年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90
图表:2020年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91
图表:2019年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91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191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92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192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192
图表:2021年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97
图表:2020年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97
图表:2019年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98
图表:2020-2022年Q1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198
图表:2020-2022年Q1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98
图表:2020-2022年Q1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198
图表:2020-2022年Q1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199
图表:2021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02
图表:2020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02
图表:2019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03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203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03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203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204
图表:2021年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10
图表:2020年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10
图表:2019年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11
图表:2020-2022年Q1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211
图表:2020-2022年Q1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11
图表:2020-2022年Q1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211
图表:2020-2022年Q1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212
图表:2021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16
图表:2020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17
图表:2019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17
图表:2020-2022年Q1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218
图表:2020-2022年Q1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18
图表:2020-2022年Q1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218
图表:2020-2022年Q1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218
图表:2021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22
图表:2020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23
图表:2019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23
图表:2020-2022年Q1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223
图表:2020-2022年Q1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24
图表:2020-2022年Q1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224
图表:2020-2022年Q1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224
图表:2021年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32
图表:2020年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32
图表:2019年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33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233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33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233
图表:2020-2022年Q1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指标分析 234
图表:战略规划的框架结构 272
略……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主要由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两者组成,两者整体构成我国绿色金融行业市场规模,因此2022年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为20.05万亿元,政策力挺下,巨大市场空间正在开启。碳中和未来30年预计带来180多万亿元的绿色金融投资,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林业等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商业机会。据德意志银行预测,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或将在2060年增至100万亿元人民币,发展空间巨大。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绿色金融力量崭露头角。中国央行与欧盟委员会相关部门于2021年11月共同发布《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其中涵盖了55项双方共同认可、对缓解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的经济活动。2022年6月,该目录又新增了17项经济活动。《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结合了中国与欧盟各自可持续政策框架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促进绿色资本的跨境流动,并深化全球绿色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在新型绿色债券产品创新方面,2022年上半年取得了多项突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共发行了价值约1250亿元碳中和债券、57亿元蓝色债券,以及130亿元绿色转型债券。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社会融资总量中绿色融资的占比尚小,德银预计未来30年中国绿色转型投融资需求将有望突破100万亿。
从信用视角看,绿色金融适应了我国信用扩张主体自地产、城投类切换至新兴领域的融资转型,是当前货币政策定向支持的重要方向。数据显示,以绿色信贷为主力的绿色类融资在2022年一季度实现了明显扩张,新增规模达到2.8万亿元,占社融比重达到23%、占信贷总量比重达到33.7%,相比2021年增幅超过10个百分点,是2022年信贷靠前发力的重要边际增量。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巨大,资源瓶颈、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严重,经济界和产业界日益重视ESG可持续发展。金融作为资源配置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需要加大绿色、新兴产业转型力度。德银预期中国将加速制定转型金融的共同标准,以及转型信息披露的监管标准。ESG金融将继续从纯绿色金融转向转型金融。预计未来十年间,中国将以平均每年2.5万亿元的规模加大脱碳转型投资。
本报告由三胜咨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长期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同步的市场研究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是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