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2022-11-1 10:47: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本文相关报告 REPORTS | |
![]() | 2021-2026年中国钢铁节能服务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6.3%,钢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3.2%。这说明钢铁工业是能耗大户,但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是太高。这就要求钢铁工业要加大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工作,转变增长方式,努力... |
10月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举办三季度信息发布会,前三季度全国累计钢产量7.81亿吨,同比下降3.4%;表观消费量约7.41亿吨,同比下降4.2%。前三季度,会员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667亿元,同比下降9.27%;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71.34%。对于后期行业重点工作任务,中钢协建议,以构建供需新平衡为目标,大力降本增效,提升行业效益和发展质量。
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表示,市场恢复不及预期,钢材价格同比下降。钢铁企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钢材价格方面,据中钢协监测,前三季度,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26.9点,同比下降11.42%。
据中钢协统计,前三季度,会员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4.1%,外排废水总量同比下降21.46%,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23.1%,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9.48%,颗粒物排放量同比下降19.17%,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11.69%。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高质量实施。截至9月底,已有34家企业约1.79亿吨钢产能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监测评估并在中钢协网站公示,23家企业约1.29亿吨钢产能完成部分超低排放监测评估公示。
对于后期行业重点工作任务,中钢协表示,加强运行监测,努力实现行业稳定运行;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三大钢铁改造工程;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协同推动科技创新。
成本压力较大
据中钢协统计,前三季度,会员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667亿元,同比下降9.27%;营业成本为45261亿元,同比下降4.69%;实现利税1890亿元,同比下降56.98%;利润总额为928亿元,同比下降71.34%(降幅较大与去年基数偏高有关);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91%,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煤焦价格依然高企,成本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较大,炼焦煤、焦炭、铁矿石、废钢等原燃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且持续高企,导致钢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行业提高经济效益面临巨大压力。”屈秀丽表示。
目前,A股45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报,仅6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在净利润同比增长的6家公司中,特钢类公司有4家。其中,常宝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89亿元,同比增长52.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243.8%。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公司表示,产品销量增加,同时销售价格上涨。
板材、长材等领域公司业绩表现欠佳。安阳钢铁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8.46亿元,同比下降21.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59亿元。2022年1-9月,公司型材产量为25.07万吨,销量为24.49万吨,销售价格为4260.18元/吨;板带材产量为453.74万吨,销量为447.94万吨,销售价格为4382.88元/吨。2021年同期,公司型材产量为26.69万吨,销量为27.06万吨,销售价格为4602.91元/吨;板带材产量为524.93万吨,销量为523.93万吨,销售价格为4833.14元/吨。

- "哥本哈根持续推进碳中和目标"
- "2009年,借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之东风,该城市提出到2025年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今年8月,市长索菲亚·安德森突然宣布,2025年实现上述目标不太可能。由于欧洲各国深陷"...
- "多地发力氢能产业 燃料电池车迎“风口”"
- "日前,吉林省发布《“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发展氢能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贯通氢能产业链条,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抢占绿色氢能产业发展新"...
- "夯实煤炭增产保供安全基础"
- "当前全国多地气温骤降,随着采暖季日益临近,煤炭电力需求将大幅攀升。保障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供给,让老百姓温暖度冬,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须夯实煤炭增产保供安全基础。安全生产,关系重大。煤矿一旦"...
- "“地沟油”变身航空燃料"
- "□生物航煤一般指由动植物油脂、餐余油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生物航煤的商业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到市场、从"...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图片等版权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