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互联网时代 机载WiFi是潜力市场
2018-1-19 13:56:46 来源:新浪综合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本文相关报告 REPORTS | |
![]() | 2018-202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 |
1月17日,东方航空发布公告,宣告东航飞机上玩手机成为现实,东航成为内地第一个对PED(便携式电子设备)开放的航空公司。而当天晚上的海航HU7781航班,则成为内地第一个正式开放PED的航班。春秋航空则表示,将在2月1日开始开放飞机上对PED的禁令。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唠唠飞机上玩手机这件事。
向国际靠拢国内航班解禁PED
以前乘坐国内航空公司的航班时,在起飞前空乘人员会提醒旅客关闭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飞行模式也不行。这样一来,我们在飞机上也没办法听自己手机里的音乐了。打发时间的任务只能交给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而且想看视频要提前下载好,飞机上可没有WiFi,乘坐飞机的旅途中整个人如同在社会上消失了一般。
去年,民航局允许航空公司为主体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这个政策终于落地了。随着东航、海航、春秋等航空公司对PED的解禁,相信会有更多的航空公司执行这一政策。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啦(仅限于飞行模式)。手机在飞行模式下是可以连接WiFi网络的,如果航班提供WiFi上网服务,我们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上网发微信、刷微博、看视频了,广告来了、流量来了,商机就来了。不仅大幅提升了在飞机上的出行体验,更开启了一个空中WiFi的市场。
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解禁,说明了现在国内的航空服务正在向国际靠拢。乘坐国外航空公司的航班时,手机不必完全关闭,调整至飞行模式即可。而且有些航班还在飞行过程中,提供WiFi上网服务,乘客可以使用手机上网,从而让旅客在航班飞行过程中不再那么枯燥无聊。
其实,以安全的名义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技术层面早已站不住脚。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干扰飞机导航设备的传统说法,并无证据支撑。美国和欧盟都在2013年放开了禁令,迄今,国际上已有超过40个司法辖区允许在飞机上使用移动通信服务。
当然,也有人对飞机上的航班解禁有担忧。
有网友就担心,电子设备解封后,出行的最后净土是否就此沦陷?当缺乏公共意识的乘客肆意语音聊天、外放音乐、看视频,那些洗脑的神曲和噪音轮番来袭,万米高空的封闭空间里,是否会被“一个亿的小目标”和“一地鸡毛”们占领?而且,一些航空公司的规定中,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阶段电子设备不允许连接耳机,这是否会成为声音外放的正当理由?对于一些喜好安静、需要小憩的人而言,“高铁变普列”的闹心飞行体验,无疑会成为梦魇。此外,飞机上禁止玩手机的时代都有人顶风违规,如今想让他们遵守规定调成飞行模式,会不会更难?
这些担忧,并非飞机上开放手机的反对理由,但同样需要正视和解决。当下看来,仅靠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明显力有不逮,唯有通过更精细化的规则设计和管理,消弭飞机上玩手机可能带来的种种负效应。
飞机上禁用手机美国始作俑者
其实,民航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最早由美国制定。该规定最早并不是航天管理部门制定,而是无线电监管机构。
1991年前,长达几十年的民航历史中,一直没有禁用手机的相关规定(其实那时候也没有多少手机)。后来,无线通讯设备越来越多了,手机也开始流行。为了防止各种无线信号互相干扰和危害人体,美国政府无线电监管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的影响范围比地面手机的影响范围大,因为手机在高空可以同时搜索好多个基站,搜索功率会大大增强,这会影响地空通讯。于是,在1993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附和FCC的说法,出台了一系列飞机上禁用手机的规定,理由便是为了防范潜在的信号干扰。从那之后,美国航空开始禁止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由于美国是业界规定的制定者,各国纷纷跟随,中国民航业不例外。
后来,美国波音公司、探索频道等多方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做了大量实验,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证据,证明手机能够对地空通讯产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响。当然,也不能证明没有影响,因为从理论上就是会有影响。因此,禁令维持原判。
在这期间,飞行禁用手机的科学性也不断遭到挑战。就这么过了十多年,FAA终于顶不住压力了。于是他们找来一帮由航空公司、航空设备制造商、空乘、乘客、机长、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权威调研组织,出具了一份权威报告,结果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商业航班可以承受来自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波干扰,并认为FAA应当开放便携电子设备的使用。于是在2013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开始放宽机上使用手机的限制,允许乘客在飞行全程使用处于飞行模式的电子便携设备。消息产生了轰动,不到一个月,欧洲航空管理机构就出台了类似规定,不再完全禁止乘客在飞行过程中使用电子便携设备。很快,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民航部门都出台了类似许可。但中国民航并没有继续跟风。
其实,国外解禁也就几年时间,而且2014年时FAA又有些想恢复禁用的意向。
空中互联网时代将开启 机载WiFi是潜力市场
根据民航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16年中国旅客总运输量为4.88亿人次,国内航线运输旅客达4.26亿人次,港澳台与国际航线运输旅客0.62亿人次。另外,根据空客的预测,预计到2033年,中国新增民用客机和货机将超过5300架,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
庞大的民用航空市场,意味着一个潜力巨大的机载WiFi市场。民航航班上要是全部加装WiFi,机载WiFi就将会有4.88亿以上的用户,这一巨大的市场怎么能不让网络运营商、机载WiFi提供商、航空公司等心动呢。
不过,与地面互联网的玩法不同,想要实现在飞机上使用WiFi访问互联网,现在最流行的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卫星进行Ka和ku波段的通信实现互联网连接;另一种则是使用ATG地面基站与飞机的通信,为飞机提供互联网入口。另一方面,想实现飞机上网要进行技术改装,一家民航客机的改装费用为300万左右。
航空公司可不是慈善组织,这改造成本不仅要收回,还要用机载WiFi赚钱。目前,国外的航空公司许多采用对WiFi收费的服务,但对于习惯了免费WiFi的国内旅客很有可能不适用。其实,机载WiFi的商业生态可以玩儿得很开,航空公司可以与电商网站、互联网公司等合作,比如连接WiFi后可以显示广告来卖广告,上网可以点播内容进行付费点播,甚至接入电商平台直接在飞机上使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消费……现在已经有国际航班支持在飞机上的免税店,通过机载WiFi使用支付宝消费。最终,运营商、航空公司、旅客、服务商都受益的健康生态,才是机载WiFi商业模式正确的打开方式。
- "未来工业互联网有望影响46%的全球经济"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工信部等多个渠道获悉,2018年到2020年我国将根据《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发展和应用。据悉,从2018年开始,我国"...
- "贾康:智能金融是互联网金融和科技金融的延伸"
"智能金融正在引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下半场。智能技术层出不穷,金融业务受益匪浅,“智能+金融”的跨界组合,带来了新的社会命题。近日,著名财经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认为,无论金融功能如何提升,都要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服务"...
- "李富根:互联网+宗教事务的快速发展问题"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网副总裁李富根今日出席2017“互联网+宗教事务”福州论坛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17“互联网+宗教事务”福州论坛并有发言的机会,首先我谨代"...
- "关注数字音乐版权保护与互联网领域竞争"
"从免费大餐走向付费下载,数字音乐领域的用户习惯正在改变。然而,下一个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在各音乐平台内容趋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独家授权模式成为音乐平台经常采取的方式。但目前独家版权与转授权的纠纷未了,且已深入到对音乐版权市场格局和"...
- "全年全球应用下载量是1750亿次 中国位居榜首"
"据国外媒体Techcrunch报道,由于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发展,2017年的全球应用下载量突破1750亿次,用户在应用上的支出超过了860亿美元。根据应用研究公司的一份新报"...
- "手机软件应用分发成必争之地 不正当竞争乱象丛生"
"近年来,移动终端应用市场领域不正当竞争诉讼时有发生,企业间激烈竞争的同时,不断将争议递至法院。在孔祥俊看来,此类不正当竞争进入行政监管和司法诉讼领域的案件呈增加趋势,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各主体"...
- "旧手机也成隐私泄露主渠道之一 做好保护个人隐私"
"近期,网上的个人隐私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1月17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某数据中心联合发布《2017年度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1129款手机AP"...
- "八成APP默认采集位置信息和手机号码"
"360影视大全作为视频软件却有用户位置信息、电话、通讯录、短信等访问权限;百度地图主要用于导航,但却在收集通讯录、相机、录音等用户信息……为了收集用户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占据市场先机,一些AP"...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