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10万份行业报告 ·丰富成功案例

地方债务率下降8.7个百分点 违法违规举债难有空间

金融投资  2017-7-31 8:52:5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地方债务率

  近半个月来,地方政府债务成为高频词汇。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7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均点名提及地方政府债务,并对控制地方债务、防范风险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专家指出,当前,中国地方债风险虽总体可控,但相关风险不容忽视,局部地区的风险更需特别留意。在此背景下,国家强调加强地方债管理、化解地方债风险并提出相关要求、出台具体措施释放了明确信号:变相融资、隐性债务等违法违规举债将被坚决遏制,债务增量也将会被严格控制。

  债务率下降8.7个百分点

  谈及地方债,其债务率及风险状况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到去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17.19万亿元以内。如果以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来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水平,2016年地方政府债务率是80.5%,不仅仍低于国际通行警戒标准,且较2015年89.2%的债务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

  “债务率的下降,充分说明近年来逐步建立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监督体系开始见效。在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及构建常态化监督机制等措施下,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体状况明显好转,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随着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地,未来地方债风险会更加可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财政部副部长刘伟介绍,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是18.82万亿元。到6月底,地方又发了一部分债,现在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15.86万亿元,还是控制在18.82万亿元这个限额以内的。

  违法违规举债难有空间

  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并不意味着没有挑战。业内人士指出,前几年,一些地方违法违规举债,导致政府债务快速上升,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近年来,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及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得到了一定规范,但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变相融资、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举债、进行违法违规担保融资等问题依旧未得到完全解决。

  对于违法违规举债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再次提出明确要求:“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各地要落实属地责任,堵住后门 ,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

  具体来看,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克冰日前在介绍地方债管理问题时指出,地方政府一律采取在限额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规范举债,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债。坚决制止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变相融资,要督促地方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各项规范管理政策要求,防止地方政府把它异化为变相举债的渠道。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加大对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查处问责力度。

  “应该看到,遏制违法违规举债是依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必然要求,这是一项长期工作。”白景明说,在此过程中,相关要求会越来越明确、管理措施会更加全面有效,这些都将推动不规范举债债务的大幅减少,违法违规举债将很难再有空间。

  债务增量将被严格控制

  防范和化解地方债风险,还需充分处理好存量与增量两个问题。在白景明看来,既要强调消化存量,也需重视控制增量,进而保持政府债务的合理规模。对于存量债务,国家已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逐步置换这部分债务,这有利于促进政府债务依法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减轻地方政府到期债务集中偿还压力,并降低地方政府利息负担。

  增量方面,最近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强调地方债增量控制,应进一步完善限额管理,确定的限额决不允许突破。同时,地方政府在举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承受性及合理必要性,且凡是地方政府新增政府债务,就必须纳入预算,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此外,关于地方债问责,应将债务管理纳入干部考核评价,该问责就问责,不能让地方把借钱当儿戏,要遏制其举债的冲动。”白景明说。

  需要指出的是,控增量不代表无增量。7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要求开好“前门”,支持地方政府合法合规举债融资,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支持。

 

 

责任编辑:S361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俞永福:互联网+交通指数提升 交通拥

7月26日,在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指导,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高德地图、新浪微博联合主办的2017(第二届)...[详细]

吴战宇:储能市场前景广阔 还需弱化成

2016年被认为是国内储能的元年,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储能产业的发展。一时间“储能”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热...[详细]

杨伟民:煤炭去产能微调 处置僵尸企业

7月2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煤炭价格回升确实比较快,下一步可能...[详细]

马光远:预先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防范经济

7月27日中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财办的官员也开始谈“灰犀牛”。这种不回避当下中国经济风险点的做法令人欣慰。中财...[详细]

杨伟民: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和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详细]

潘维: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和互利共赢

最近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好像各方对“一带一路”的态度都有所转变。首先,各方谈到“一带一路”,不再只提西方...[详细]

深圳运营机构: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2213881 22272131 22903580 22210820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业务咨询QQ:1559444945 2786811657 2786123997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传真号码:0755-28749841

Copyright © 2004-2018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