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回撤
4月10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迎来一波四连增,从9200亿元左右增至9400亿元之上。不过随后便开始维持震荡波动,4月18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余额为9374.40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15.59亿元。其中,融券余额为47.68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0.44亿元;融资余额为9326.72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16.02亿元。当日融资买入额为418.39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小幅回撤27.87亿元,融资偿还额为434.42亿元,增加了5.17亿元。整体来看,随着股指的节节下挫,融资的买入力度有所下降,但偿还压力增大。
从ETF来看,华安黄金ETF的融资净买入额居首,高达5.48亿元,显著高于其他ETF。这主要是因为资金避险情绪较浓,因此选择加仓黄金ETF。与之相比,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融资净偿还额居首,达到6596.79万元,这或暗示融资客相对看淡后市行情。
从行业板块来看,4月18日,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仅4个行业板块实现融资净买入,建筑材料、银行和房地产的融资净买入额超过2亿元,分别为5.35亿元、4.98亿元和2.89亿元。在出现融资净偿还的24个行业板块中,有17个板块的融资净偿还额超过1亿元,其中有色金属、家用电器、公用事业、计算机和化工板块的融资净偿还额超过2亿元,分别为2.96亿元、2.53亿元、2.49亿元、2.34亿元和2.21亿元。
警惕“杠杆杀”
4月14日以来,沪深股市迎来高位调整,沪综指走出四连阴,四个交易日里下跌逾百点,盘中跌破3200点关口。从技术形态上看,4月走势已经形成“岛型反转”,投资者需保持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杠杆是把“双刃剑”,涨时助涨,跌时助跌,这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愈发明显。考虑到当前谨慎情绪显著升温,融资盘超过流通市值15%以及估值处在高位个股,短期杀跌风险较大。
截至4月18日,沪深股市有31只股票的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超过15%,全柴动力、华平股份)、金刚玻璃、国民技术、德力股份和北纬通信6只股票的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超过20%,分别为23.06%、22.28%、21.92%、21.16%、20.97%和20.95%。值得注意的是,这31只股票的流通市值普遍较小,除盛运环保、电广传媒和中体产业3只股票的流通市值超过100亿元,其余个股的流通市值均低于100亿元,共有14只股票的流通市值低于50亿元。其中,太湖股份、铜峰电子、敦煌种业、全柴动力和六国化工的流通市值低于40亿元。
在这31只股票中,有18只股票的市盈率超过50倍,其中9只股票的市盈率超过100倍,太湖股份的市盈率最大,超过500倍。金刚玻璃、鸿博股份和卓翼科技的市盈率超过300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